壬午时是几点,古时末时是几点

易安殿 阅读:3 2023-08-06 18:11:55 评论:0
古时末时是几点

末时是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末时即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午后1点至3点,属未时。有的地方管此时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时候,故称“未羊”。

补充:

古时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

对应今时:23时、0时、1时、2时、3时、4时、5时、6时、7时、8时、9时、10时。

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

对应今时:11时、12时、13时、14时、15时、16时、17时、18时、19时、20时、21时、22时。

扩展资料:

古代时辰的来源及背景:

时辰是古代人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昼夜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昼夜的划分方法,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

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

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俗称所反映的情况就是中国古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

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子午时是几点

子午时指夜半和正午。子时是夜半,午时是正午。

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23时至1时,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时辰简介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是什么日期、什么时间

这不是日期,是最近几年的干支流年,今年是辛卯,07年是丁亥年~~以此类推,明年2012是壬辰年,这事咱国家的干支纪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代表时间的八字是四组的,不会是五组~比方说今天,今天就是辛卯年 丁酉月 癸未日 如果要再确定某时,就再加上某时。。。比方说戊辰时,再有类似问题可以问我

这里附干支表

1 甲子 2 乙丑 3 丙寅 4 丁卯 5 戊辰

6 己巳 7 庚午 8 辛未 9 壬申 10 癸酉

11 甲戌 12 乙亥 13 丙子 14 丁丑 15 戊寅

16 己卯 17 庚辰 18 辛巳 19 壬午 20 癸未

21 甲申 22 乙酉 23 丙戌 24 丁亥 25 戊子

26 己丑 27 庚寅 28 辛卯 29 壬辰 30 癸巳

31 甲午 32 乙未 33 丙申 34 丁酉 35 戊戌

36 己亥 37 庚子 38 辛丑 39 壬寅 40 癸卯

41 甲辰 42 乙巳 43 丙午 44 丁未 45 戊申

46 己酉 47 庚戌 48 辛亥 49 壬子 50 癸丑

51 甲寅 52 乙卯 53 丙辰 54 丁巳 55 戊午

56 己未 57 庚申 58 辛酉 59 壬戌 60 癸亥

壬午时是几点

文章来自星②座网,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36446.html

声明

壬午时是几点,古时末时是几点》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