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节日习俗
哈尼族有哪些节日呢?节日上的习俗又是如何的?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和汉族有哪些不同,为此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涉及到的习俗又有哪些?我们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哈尼族节日习俗
哈尼族有哪些节日
“苦扎扎”
主要活动内容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各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长短每年相差不能超过3至5寸。秋杆木黑夜砍好,黎明前扛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立磨秋、竖转秋……
哈尼族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元江、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也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族分布地的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等族分布其间。苦扎扎节是哈尼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苦扎扎”在哈尼语中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 “苦扎扎”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各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长短每年相差不能超过3至5寸。秋杆木黑夜砍好,黎明前扛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立磨秋、竖转秋……
“苦扎扎”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各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长短每年相差不能超过3至5寸。秋杆木黑夜砍好,黎明前扛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立磨秋、竖转秋、架甩秋,并在秋场一侧略高于地面的土坎上安放牛皮鼓。哈尼族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还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因此,各地过节的具体时间略有差异,一般在盛夏的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历时三至五天 推荐阅读:苗族节日习俗
哈尼族节日中的习俗介绍
无论何种类型,都有专属自己的以下标志:①祭献本家族(村寨)神灵的丛林;②苦扎扎节祭献天神的磨秋桩;③镇慑危害本家族禽兽的兽神及威力的丛林;④标志本家族与野鬼分界线的丛林;⑤本家族人饮用的泉水井;⑥本家族特需的一对古朴的芒鼓。每个启波然内部有若干旨在增强内聚力的礼俗、规约,诸如各户成员间相互保护、援助的义务以及婚丧礼仪祭祀活动中的共食制度等。(《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6-208页。)
由于哈尼族多以亲情结寨而居,长期养成了尊老爱幼、扶弱济贫、互助互帮的道德风尚,至今民间还流行着“敬老节”、“祭母节”等民族节日。在与他族的交往中,哈尼族十分讲究礼貌,热情好客。特别有情趣的是他们与傣族之间结成的“牛亲家”。早春时节,热坝河谷地区青草茂盛,气候温和,是傣族耕种早稻的大忙季节,耕牛由傣族“牛亲家”喂养使用。夏秋两季,坝区气候炎热,山区则风和气爽,草木青青,是哈尼族栽种水稻,或迎接收割的好时光,耕牛便由哈尼族喂养使用。入冬又把耕牛赶下坝区避寒。双方世代交往,同舟共济,彼此亲密地互称“牛亲家”。哈尼族在人际交往中,也十分讲究待客的礼节。他们认为客人到家来是“格朗”(幸福和吉祥)来临的征兆。哈尼族相互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家有事大家帮,一户有难众人担。“昂交交”是一种换工的互助形式,“巴交交”是轮流借钱用于办喜事或丧事的一种有效办法。“昂罢木”是一家盖房,大家帮忙的传统互助习俗。事事处处表现了哈尼族平和互济的人际关系。 推荐阅读:壮族节日习俗
《哈尼族节日习俗》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