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灵山十巫
巫山是中国古代巫文化的中心,《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灵山即巫山。“从此升降”,即十巫在此上天入地。古代巫医合一,医字或作“毉”。“百药爰在”, 灵山即巫山,是连接天地之间的通道,又是天帝百药园圃。古代的巫,是来往于天地之间,沟通神、人的圣者,又是治病救人的神医。灵山十巫是中国巫文化的群体性代表。
大家知道:巫,由“工”和“人”组成。专家认为:“工”的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丨”竖,表示人能够通天达地。它蕴含着祖先期望与天地沟通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巫文化是巴渝文化中最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在巫文化十分盛行的年代,人们的生老病死、祈福祭祀等等,通通都要找巫师帮忙,便是神仙下凡怕也抵不过巫师的一句话。而在巫师中,最为出名的怕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灵山十巫”了吧。
灵山十巫之巫咸。巫咸是上古时期的名医,也是当时著名的神巫,相传他可以通晓上天之意,且擅长卜星术,用筮占卜,时常会为国家大事占吉避凶。据说便是黄帝出战之时,也会找他来测一测吉凶,吉则出兵征战,凶则鸣金收兵,等待下一个好时机的到来。哦,对了,貌似他还是帝尧的医师呢。看来巫师不仅能力超凡,而且寿命也不是凡人所能及的呀。
灵山十巫之巫彭。和主占卜的巫咸不同,巫彭则是主为巫医,擅长于利用巫师来为人们治病疗伤。据说他曾是黄帝收下的大臣,大概属于军医类的吧,常年都是在使用巫术和药物相结合来为人们祛除疾病,很受人们的爱戴。
灵山十巫之巫盼。巫盼也是神话传说中的巫师。在《 山海经·大荒南经》中说“巫载(zhi),盼姓,食谷”,所以巫盼也就算是巫载的一个别名,为是巴人廪君的远祖,与之后的巫载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巫载国就比较厉害了,据说此处可以“不绩不经”、“不稼不穑”,却能丰衣足食,鸾凤歌舞,与鸟兽和谐相处,是所有人心中的“世外桃源”呀。
灵山十巫之巫礼。在《山海经》中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窥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而六巫其中的巫履也就是灵山十巫中的巫礼。在传说中,巫礼是专门负责祭祀礼仪活动的,估摸着算是大祭司之类的吧,若是人们想要举行祭祀活动,那么就需要去找他来主持。
灵山十巫之巫姑。巫姑是十巫中唯一的女巫,估计是其中的“圣女”级别的人物了吧。据说巫姑也就是巴渝文化传说中的盐水女神,在巴渝地区曾经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故事。可能是盐水女神的故事和神话中巫山神女的故事差不多,所以,很多人认为巫姑就是盐水女神,也等同于巫山神女,也不知真假。
相传,灵山“十巫”中唯一的一个女性“巫姑”,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瑶姬。巫姑的出现,宛若人们在漫长的黑暗中见到了光明,在行进的沙漠中,遇见了奔涌的甘泉。巫姑的降临,使大宁河流域万物复苏,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
传说中的巫姑,聪慧秀丽。她既有沉鱼落雁之容、更有羞花闭月之貌。巫姑不仅善事鬼神,而且百般辛勤地帮助大禹治理江河。她在帮助大禹功成名就之后,来到大宁河边的宝源山下,对山中流淌的天然盐泉,先是率众日晒、后经火煮,予以研制;巫姑济世救人、关心民众,终使白花花的巫盐,在宝源山下的宁厂古镇诞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巫姑还发明了盐水腌制腊肉。被人们誉为大宁河畔的“盐水女神”。
灵山十巫之巫谢。如果按照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所说的“谢、相一声之转”的话,那么巫谢和六巫中的巫相,大概就是同一人了吧。他是十巫中负责主卜筮礼赞的巫师,和巫咸的职责差不多,巫术虽没有巫咸那么强大,但也不弱。
灵山十巫之巫真、巫即、巫抵,巫罗。他们四人也同样是上古时期传说中巫术了得的巫师,但是因为时间过于久远,关于他们的传说介绍皆难以找到了。不过据说其中的巫罗倒是后世的巴郡板木盾蛮“七姓”之首的罗姓的远祖呢。
据说,在神话传说中,最早的巫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大地之母”女娲大神,而这灵山十巫,有人说就是《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女娲之肠”。因为其中所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而灵山十巫恰好也是十人,还是巫师,好像不谋而合了.....
《重庆巫山:灵山十巫》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