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词解释大全及学习提纲

易安殿 阅读:5 2023-07-03 18:49:57 评论:0

如今的时代,是流行音乐和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横行天下的时代。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很多年轻人并不熟悉。即使偶尔去剧场里看一两场戏,也不过是图个热闹了。大多数人都已经丧失了对戏曲的基本辩别能力,更别说去深爱上这个土生土长,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的艺术形式了。今天,小编就特地针对这样的情况,将一些戏曲里常用到的名词,给大家伙儿来一个全方位的解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戏曲音乐的构成?
由唱腔和器乐两部分构成。

二、戏曲音乐的作用?
1、抒情作用
2、叙事作用;
3、戏剧作用
4、烘托舞台情绪制造特殊气氛;
5、统一和调控舞台节奏。

三、戏曲音乐的特性
戏曲音乐的双重属性------民间性与专业性
1、民间性的主要体现:
A、传播的群众性。
B、创作的集体性。
C、唱腔的可变性。
2、专业性的主要体现:
A、“作曲群体”中优秀演唱家的杰出贡献。
B、“作曲群体”中优秀演奏家的杰出贡献。

四、戏曲音乐的程式性
1、唱腔;
2、曲牌伴奏;
3、打击乐。

五、唱腔音乐的分类
1、剧种;
2、声腔;
3、剧种音乐;
4、声腔系统。

六、戏曲的分类方法
1、以声腔系统为依据;
2、以结构体式为依据。

七、戏曲程式的运用
戏曲程式的运用有一定的严格性,常因声腔、剧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程式。

八、戏曲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戏曲音乐来源于民间歌舞和说唱音乐。当这两种民间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具备一定条件时,就转化为戏曲音乐,这是它的基本规律。

九、戏曲音乐的体式
戏曲音乐品种繁多,就其结构而言,分曲牌体和板腔体两大类。

十、曲牌体
又称联曲体。一出戏若用单一曲牌反复演唱,称为“单套”;若用几个曲牌联接演唱,则称“联套”。这些可统称“套曲”。组成套曲的曲牌可以反复。

十一、曲牌体音乐具有的特点
1、曲牌众多。由于各个曲牌的句数、句式、旋律、节奏、宫调的不同,可根据不同的剧情和人物性格,广泛地选择运用。
2、各个曲牌体的剧种音乐,因其所用曲牌源流不一,故风格各异;但就某一剧种的音乐而言,曲牌虽多,风格却谐调统一。
3、曲牌体音乐宜于抒情,表现激昂情绪较弱。
4、高腔的帮腔曲牌,在中国戏曲音乐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表现力。
5、不同曲牌的联接运用,使音乐呈现出多样性。典型的曲牌体音乐,当推高腔、昆腔、柳子腔及众多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二人台、二人转,等等。

十二、板腔体
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曲体上采用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渐演变出一系列不同的板式,形成一套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的总体称为板腔体。

十三、板腔体音乐具有的特点
1、同一腔系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它既有统一的词格、腔格、引奏、过门、宫调、旋律趋向,又有多种变化节奏、速度的句式和板式。
2、结构幅度有较大的伸缩性,节奏多变,可整可散,可紧可松。板式布局逻辑性强。根据剧情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板式,可叙事亦可抒情,具有多种戏剧表现功能。
3、同一腔系音乐风格比较统一,但色调的对比变化不及曲牌体丰富多样。

十四、戏曲音乐的主要声腔
1、高腔
高腔有两大特点:
①、滚唱。高腔曾用昆曲剧本,唱词典雅深奥,为使观众听懂,便产生了滚唱,即在唱词之前加以引叙,或于唱词之后加以补明,形式多种多样。
②、帮腔。早期的帮腔形式较简单,一般是“一人启口,数人接腔”的每句一帮。后来大有发展。如唱前帮、唱后帮、整段帮、前后句帮、重句帮等等。帮腔对塑造人物形象,加强戏剧效果等作用显着。
2、昆腔
又名昆曲、昆山腔,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系由南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衍变而成。
3、柳子腔
柳子腔基本上是明末清初流行于鲁西南一带的各种民歌小调,分为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常用曲牌有〔黄莺儿〕、〔娃娃〕、〔山坡羊〕、〔驻云飞〕、〔驻马听〕、〔步步娇〕以及〔打枣竿〕、〔跌落金钱〕等。
4、花鼓类唱腔
在中国的戏曲音乐中,花鼓类的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南方各地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彩调、倒七戏、江淮戏;北方各地的秧歌、二人台、二人转、落子(莲花落,今之上党落子、武安落子等)、蹦蹦戏、商雒花鼓,等等,均属此类。
5、梆子腔
梆子腔是继高腔、昆腔曲牌体之后最早出现的板腔体戏曲声腔。许多后起的戏曲声腔,大都受到梆子腔的影响。梆子腔传播很广,变体繁多,如山西梆子(晋剧)、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即豫剧)、山东梆子(吕剧)等。在流传过程中,受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变化,各具特色。
6、皮黄腔
继高腔、昆腔、梆子腔之后出现的重要的板腔体戏曲声腔,包括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
皮黄腔流布很广,除遍及全国的京剧之外,湖北、湖南、河南、广东等地的汉剧,湖南的湘剧、辰河戏、荆河戏、巴陵戏、祁剧、常德汉剧,广西的桂剧,广东的粤剧,四川的川剧,安徽的徽剧,浙江的婺剧,江西的赣剧、宜黄戏、信河班,云南的滇剧,均以皮黄腔作为重要的声腔。
7、滩簧腔
滩簧腔原为说唱音乐,逐渐发展成戏曲艺术,流传于江苏、浙江一带。现名苏剧(苏州滩簧)、锡剧(常锡滩簧)、沪剧(本滩或申曲)、甬剧(宁波滩簧)、姚剧(余姚滩簧)等均属滩簧剧种。

十五、中国戏曲的发展脉络
1、萌芽期(原始社会至汉代)
2、孕育期(魏晋至唐代)
3、产生期(宋金时代)
4、成熟期(南宋至元代)
5、繁荣期(明代至清中叶)
6、变革期(清代中叶以后)

16.中国戏曲的审美四大特征
1、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2、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
3、程式性
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
4、写意性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讲求虚实结合、以一当十、传神写照、写意抒情。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和写意性四大审美特征,凝聚着中国戏曲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应是我们鉴赏和研究中国戏曲艺术的基本出发点。

十七、戏曲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
戏曲在中国大众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民间,节庆庙会是人们最集中、最热闹的时候,而此时也是戏曲演出一展技艺、酣畅淋漓之刻。在文人士夫中,他们对戏曲曾经有过歧视和偏见,而一旦接受了,尤其是昆曲这样比较雅正戏曲的出现,得到了他们的青睐,陶醉、沉溺期间,并积极投入其创作,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和文学性的提高。

十八、戏曲改良运动
1919年发生的以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对戏曲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结果是上海、北京、西安、成都等大都会掀起了声势浩荡的戏曲改良运动。

十九、戏曲中的打击乐作用重要
有“一台锣鼓半台戏”之说,它能使表演动作有鲜明的节奏感,善于烘托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并能造成欢乐、热烈、喜庆、紧张、阴暗、伤感等各种舞台气氛,还能象征性地表现更鼓声、风声、水声、雨声、叩门声等等。在武打戏中,打击乐更是主要的音乐表现手段。

二十、戏曲音乐的演奏
要有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需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方能掌握。鼓师不仅要能熟练地运用本剧种的各种锣鼓点,熟记各种唱腔和丝弦曲牌,而且要熟悉剧情,紧密地配合演员表演,指挥整个乐队;主奏琴师更要熟练地掌握本剧种的唱腔和丝弦曲牌,密切配合演员的演唱。鼓师和琴师是戏曲音乐的继承者、创造者、革新者,他们对演员的艺术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戏曲中的唱腔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部分,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一个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戏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用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也有少量的对唱和齐唱,对唱用于对答,齐唱用于群众场面。高腔剧种中帮腔的群唱,与演员的独唱在音色、音量和音乐性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二十二、戏曲中的念和白
戏曲中的念和白,具有节奏性、旋律性和韵律感的特色。念,包括人物上场后所吟诵的引子、定场诗、下场诗等韵文,音乐性较强,与唱腔衔接时易于和谐统一。念的形式多种多样,各个剧种的吟诵腔调亦不尽相同,一些无旋律的念诗,则强调其节奏性。

二十三、戏曲中的器乐
器乐在戏曲中不仅用于唱腔的伴奏,还要配合舞蹈、武打表演,并有控制舞台节奏、渲染戏剧环境气氛的重要作用。一出戏的前后连贯,也与器乐有直接的关系。

二十四、唱腔与伴奏的结合方式
1、唱奏结合。伴奏和唱腔旋律相同或大同小异,常作高八度或低八度的变化。
2、加花衬垫。在伴奏中加上唱腔之外的装饰音、经过音、上下倚音,有的两者构成支声复调的关系。
3、模拟唱腔。演唱时不伴奏或蜻蜓点水地伴奏,句间或句后,模仿唱腔的曲调。
4、间隙托腔。在唱腔开始一半或一部分时加入伴奏。
5、代替帮腔。有的高腔剧种以管弦乐器代替人声帮腔。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09438.html

声明

戏曲名词解释大全及学习提纲》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