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除夕上供的讲究
祭拜的时候需要摆放供品,小朋友最喜欢跟着大人祭拜,看着满桌的供品,心里踏实得很,又有好东西吃了。供品多了,显得祭拜的人心诚,不过供品可不是随便想摆什么就摆什么的,几大类目要齐全了才行。过年摆供品可是最为隆重的,这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讲究呢?
除夕上供习俗
很多地区有除夕上供神灵的习惯。比如在中国的南阳,大年三十的晚上是敬神和敬祖宗的时候,吃完饺子,放完鞭炮之后,有讲究的人家就会在庭院中间,摆上供桌,用猪头和油炸的小食品,祈祷各路神仙,和祖宗保佑来年家人平安,五谷丰登。整个过年期间,南阳人会准备不同的面点。有供祖敬神的有大馍、枣馍、年糕,还有圆形面食,上端刻十二凹缺,叫“蒸月”,圆仓形面食,叫“蒸仓”,做十二生肖面食叫“蒸属”,又蒸鱼、猪、狗、鸡、元宝等形状的面食分置家中各处,供节后食用
过年食物最丰盛
在过年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年中最为集中的享用美食的过程。比如炖年肉,也是过年的一项传统风俗。人们早在腊月二十六,就把肉类买齐了,挂在墙上。到了年三十这一天,会把它们大卸八块,放在大锅里炖了。究竟炖多长时间,小时候也不太清楚,反正是翻来覆去的煮,直到上下、里外都能扎动筷子,证明都熟了。然后把肉放凉,捞出,晾开,以备食用。
饺子自然不能少
饺子是中国人特有的食物,不论身在何方,一口饺子总是能感受家的味道团圆的味道。据说是由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原名“娇耳”。话说东汉末年,天气严寒,张仲景见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他把羊肉、花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然后下锅煮熟,取名“祛寒娇耳汤”,之后在南阳东关白河边上搭了个棚子,施舍给那些乞药治病的人。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之后,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后来张仲景去世后,“祛寒娇耳汤”几近失传,南阳人为了纪念他,从此诞生了冬天吃饺子的习俗。
看了以上的介绍,你对供品的摆放是不是已经了然于胸了呢?供品摆在案桌上,过节的氛围才会更加浓厚。丰盛的供品象征着富足的生活,让我们共同祈愿来年福气满满的日子吧!
《过年除夕上供的讲究》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