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那的由来
姓氏那的姓氏,和另一个读音叫做(nuó)的姓氏那所不同的,而这个姓氏,是在满族的八大姓氏之一,对此姓氏那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那的由来
那姓姓氏简述
那(Nā)姓和那(Nuó)姓,是两个不同的姓氏。那(Nā)姓,是满族宗族在辽东满族氏族中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出自于音移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那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纳拉氏虽为满洲着姓,但在明代氏族却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史料对纳拉这一姓氏的记载为“虽为一姓,各自为族”。这样,史料的记载就证实了明代纳拉氏姓的女真人,并非同一宗族。 另有那(Nuó)姓,源于春秋时期,以地名为姓。
姓氏那的起源
起源一
那姓源于春秋时期,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楚武王灭掉权国(今湖北沙洋县北),改置为县。公元前676年,权县尹斗缗率领权人举行暴动,被楚武王镇压下去。楚武王把权人迁往那处(湖北沙洋县西南那口城,有些人后来就以地名"那"为姓,称那(Nuó)氏。
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那县,属于以地名为氏。汉朝时期,西北地区有个那县(今宁夏固原),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中,有按汉俗以地名称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起源三
源于大宛国,出自汉朝时期大宛国破落那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时期,西域大宛国(今亚费尔干纳盆地土库曼斯坦阿斯哈巴特城)中有破落那氏,以部落名称为氏,亦称婆罗那氏,是大宛国的附庸。
起源四
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汉时期,西北、西南地区的羌族、夷族中,有一部份人汉化过程中,取谐音汉字改为单姓那氏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ē。
起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慕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拓拔部中原来就有那氏,在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公元493~496)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进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汉化后依旧称那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那氏正确读音作Nā。
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纳赖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rai Hala,所冠汉姓即为那氏。
⑵.蒙古族那莫氏,亦称奈曼氏,源于辽国时期蒙古乃蛮部,以部为氏,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m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莫氏等。
⑶.蒙古族鼐奇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的那颜吉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ik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
⑷.蒙古族纳雅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那雅勤部,以部为姓,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a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中有那氏、纳氏等。
⑸.蒙古族纳伊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ayi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那氏、纳氏、伊氏等。
除了蒙古族那莫氏汉化那氏读音作Nuó,其他像纳赖氏、鼐奇特氏、纳雅氏、纳伊氏汉化那氏读音皆作Nā。推荐阅读:姓氏訾的由来
姓氏那的历史人物
那鉴
明朝时云南土官。嘉靖中他杀其侄知府那宪,夺其印,密约交趾蛮族叛乱。后被朝廷招安,不久又再次叛乱,兵败后自杀。
那彦成
字韶九,号绎堂,清朝满州人。他是乾隆年间进士,历任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至直隶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剿办山陕、楚及滑县匪乱尤有功。他工诗能书,遇事有执持,卒谥文毅。
那木拉
男,1948年10月生,内蒙古乌兰浩特人,蒙古族。主任编辑。中共党员。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现任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系内蒙古记协理事。20多年的新闻生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88年以来成功地组织拍摄了诺敏塔拉迎春晚会、首届呼伦贝尔草原之夏电视节;成功地组织拍摄了“马背上的水手”等数十部反映呼伦贝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人文地理专题片,其中与孟和、朝克、小平等合作拍摄的《呼伦贝尔草原》1990年获中国电视委员会颁发的三等奖。1996年在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四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在《内蒙古广播电视》杂志上发表;论文“浅谈广播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在《人民日报》新闻座谈会上荣获三等奖。1997年,在第四届中国广播奖广播新歌征集优秀作品评选中,监制的歌曲“阿爸的草原”荣获银奖。有领导才能和前瞻意识,勇于改革,开拓创新。1994年率部门主任南下考察,寻求改革良案,合作撰写《学习考察报告》。1995年开始成立调频台的工作,广播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赢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那启刚
男,1943年生,辽宁省凤城市人,锡伯族。中学高级教师。1968年于辽宁师范学院毕业。现任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兼物理研训员。中共党员。桓仁满族自治县第一、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曾有十余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其中《根据桓仁山区特点开展教学研究》一文被县科协评为优秀论文。《发挥教研员在物理教研中的作用》、《当前教学工作中应着重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等五篇论文获市级优秀论文证书。《试论1986年辽宁省初中升高中物理试题》、《实施素质教育,继续教育是关键》二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证书。《贯彻调整意见的几点做法》一文在省级刊物《教学研究与指导》上发表,在编者按中给予高度评价。提交的《关于对我县实施素质教育的建议》建议案,在县政协第六届二次会议上宣读,得到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辽宁教育学院于1999年5月在桓仁召开“辽宁省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表演赛暨继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充分发挥参培教师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搞好学科基本功培训》的成果汇报和经验介绍。大会对桓仁的经验,对十几名物理教师的成功表演和全体物理教师的成果展示给予高度评价,并号召全省学习桓仁的经验和做法。
那学荣
女,1959年生,新疆人,满族。**党员。1980年到奇台县图书馆工作,曾先后在自治区和昌吉州举办的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图书管理业务。曾承担分管图书的分类编目和外借、清理本图书馆建国以来历史书刊、清理历年各类画报、清理历年报纸等工作。还在承担清理建国以来馆藏图书工作中具体负责分类、排架、著录工作。另负责参考咨询并指导全县各文化站的工作,使8个文化室的图书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1990年担任奇台县图书馆馆长一职,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确定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对图书馆各项工作全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同时对乡镇文化站负责人和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从而促进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发展。在为新建图书馆大楼筹资问题上,知难而上,不畏劳苦,带病奔波,终于使一幢崭新的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连续六年被评为图书馆支部和县直机关党委的优秀党员;在单位业务考核中,连续八年被评为优秀。在其正确的领导下,奇台县图书馆被评为1996年度昌吉州先进单位、1997年度县治安模范单位。1998年被命名为国家三级图书馆,自治区二级图书馆,县文明单位。推荐阅读:姓氏越的由来
《姓氏那的由来》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