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祯卿

易安殿 阅读:22 2023-01-31 16:12:43 评论:0

  徐祯卿是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徐祯卿吗?

徐祯卿简介——明代吴中诗冠

徐祯卿简介——明代吴中诗冠

  徐祯卿人物简介

  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

  学书法于李应祯。 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 汉,古诗推崇汉 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 “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徐祯卿着有《迪功集》、《迪功外集》、以及文学批判著作《谈艺录》。

  徐祯卿16岁着《新倩集》。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徐祯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胜野闻》(该书多诋毁明太祖的内容,实为诬告)、《异林》等。

  “吴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所作《谈艺录》,只论汉魏,六朝以后不屑一顾,阐述重在复古之论。其诗格调高雅,纵横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但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

  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征明两人,文征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他为前七子之一,声誉仅次于李(梦阳)、何(景明)。《明诗综》在比较徐与李、何诗歌时曰:“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一语中的地指出徐祯卿诗歌的基本特征——“情深”。他虽然与李梦阳同调,但中原习气未深,江左流风犹存,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仍有保留,较前七子其余各家诗作更有自身特点。《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他长于七言近体,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

  徐祯卿所撰诗话《谈艺录》,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此备加推崇,就连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甚至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徐祯卿作为“吴中诗人之冠”(《明史》卷286),是当之无愧的。

  江南四大才子徐祯卿谈艺录

  徐祯卿是个天性颖异的“天才少年”6岁即识字,10岁开始学写诗歌,13、4岁时学章句,16岁着《新倩籍》即知名吴中,17岁开始应试求仕。所以他首先是个文学少年、天才少年。27岁举进士结识在朝的文坛领袖人物李梦阳。按照李梦阳的记述:徐祯卿在吴中时,就以诗赋称雄江左,其名声传达到了京师。入京前,吴中文人推许有加以为该地区“吴中派”诗歌创作首要人物,与刘麟、顾嶙(王字旁)号称“江南三才子”,后世文人推许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号为 “文雄”,而《明史》更以“吴中诗人之冠”加以定评。入京后,为李梦阳所推重,参与文学复古运动,进入到“前七子”行列。

  徐祯卿的诗歌创作清新妙丽、华艳精警,上承汉魏古风,又染六朝遗韵,后期更兼北方气派。风格形式多变,实在非同寻常。与其“重情、贵实、尚异”的诗歌主张相参证,风格形式极其多变,实为非常之才。在这个方面呢,虞山诗派的宗师钱谦益有他的意见和看法。首先钱谦益也是十分推重徐祯卿的,他认为历数常熟艺苑,画家推黄公望,词赋则数桑民怿和徐祯卿。但钱谦益是个开宗立派的人物,有意识地构建和维护吴中诗学传统,“吾吴”意识特别强烈。他对徐祯卿有意见,他认为徐祯卿早年诗歌保持了吴中诗人才情焕发率性而为的创作传统,而后期如邯郸学步,跟北方人走错了路子。他为徐祯卿感到可惜。我们江南才子写诗作文自有灵性,跟北方人学结果就呆板了,还不如不学,还不如象唐伯虎那样胡涂乱抹,倒也保持了一种江南才子的率真性情。钱谦益说“吴中之文,昌谷之造就,固不如伯虎之晚而未就”他还说了个蛮有意思的说法,他说听人家讲,唐伯虎的诗文好比好比当年李龟年唱曲,虽则沦落倒也凄楚动人;而徐昌谷后期的作品好象是远嫁单于之后的王昭君,虽则当上阏氏呆在穹庐里边,但还能有什么姿采?所以他特别惋惜。

  何振球、严明先生合着的《常熟文化概论》一书,在谈及“常熟诗歌史”时说了几段很有见地也很有分量的话语。书中说:“明代中叶以前的常熟诗坛显得很为寂寞,鲜见有影响的诗人。”象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非常有名,但常建不是常熟人。(一说河北邢台,一说陕西西安)。“而明中叶以后,沉寂了千年的常熟诗坛逐渐繁荣,其中徐祯卿是承先启后的人物。”徐祯卿其实是第一位具有全国影响和文学史地位的常熟诗人。当然“常熟诗坛的真正繁荣与人才辈出要数明末以后。”“常熟诗人(指诗人群体)走向全国是由钱谦益开创的虞山诗派揭开序幕并奠定基础的。”由此也能看出徐祯卿在常熟文化史上的位置。

  徐祯卿的诗学方面,其《谈艺录》与陆机《文赋》同为吴地文苑奇芭,陆机谈文而昌谷论诗。徐祯卿《谈艺录》中有两句话说得特别精彩,那就是“诗者,乃精神之浮英,造化之密思”他说啊诗歌是人类精神的花朵,宇宙的不可言说的思想。这句话让我大为惊讶,因为在中国古典诗学中绝对是超越时代石破天惊。我们要等到当代西方著名大哲学家海德格尔出师,才听到了类似的说法。把“诗”与“思”对举,提升到生命存在宇宙奥密这样一个层面之上,实在是天才人物的超凡悟性。(风水www.azg168.cn)

  四大才子徐祯卿与周文宾之争

  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江南四大才子”除了唐、祝、文之外,第四位为周文宾,由于戏剧和影视的推介,这四个人物被频频亮相,把四大才子的名气弄得非常响亮,几乎已是妇孺皆知了。所谓无风不起浪,戏曲影视作品有很多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虽然其中有很大的夸张、虚拟的成分,但我不敢断言历史上是否真有周文宾其人。这就需要有人去考察研究了。但据目前考证,历史上这四个才子中,周文宾,查遍史书,未见此人,更从未听见到他有什么传世的作品。时下热播的《金装四大才子》等影视作品中都将周文宾列为四大才子。其实周文宾乃至“王老虎抢亲”的故事,文人后来虚构的成分比较大。

  据清人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之《唐公韵事》记述:“吴县城西北有桃花坞,唐解元曾筑居于此,有祠祀六如居士及祝京兆,文待诏。”可见祠堂里没有周文宾的位置。

  文征明的《甫田集》里有他与好友唐、祝唱和的内容,绝无提及周文宾其人,也从侧面印证了他根本不知有周文宾这个人的存在。

  综上所述,周文宾这个人物,很可能是后来的文人杜撰的,这里要特别提到《王老虎抢亲》这出闹剧,周文宾在这部戏里男扮女装,是这部戏的主角,很可能就是这个“才子”冒出的始作俑者。

  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

  唐、祝、文三人不仅都是吴县人,而且都擅长书画,唐伯虎与文征明生于同年1470年,祝枝山大他们十岁,生于1460年,以名气而论,唐居前。唐伯虎少与落魄不羁的才子张灵为挚友,后从师学画于周臣,并结识沈周诸画家,切磋画艺与诗文,29岁中了乡试第一,一时名声大震。唐伯虎赴京应试,因受朋友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其实是明代官场倾轧,程敏政遭人弹劾所致)。后唐伯虎娶了风尘女子沈九娘,因九娘之名,后人杜撰出一个《九美图》,唐伯虎在小说中有了九个妻子。唐伯虎妻妾成群是假的,但他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其为人洒脱,落拓不拘,文字秀润流畅,绘画生动清隽,诗多丽之句,举止有放浪之行,生活得并不轻松,并非《三笑》中的喜剧角色。

  历史上的文征明,与今天戏剧中的文征明,确有相近之处,其处世谨慎,其画风秀润,构图平稳,酷如为人。而祝枝山性格幽默,其作品亦如为人,其书法笔势挺健,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但时有失笔。他后官至广东兴宁县知县,迁应天府通判。这也与今天电视剧的戏说大不同。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7179.html

声明

徐祯卿》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