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易安殿 阅读:23 2023-01-31 16:09:01 评论:0

  布依族的婚礼是怎么样的呢?布依族婚礼特色是什么呢?布依族人们的婚俗有什么特别的传统吗?下面是有关布依族婚礼习俗有什么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布依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布依族婚礼习俗有什么

  布依族的婚礼习俗

  赶表:“赶表”是布依男女青年流行的公开社交活动,对未婚青年来说是寻找恋爱对象,对于已婚青年,如果他们自己的婚事是满意的,那是为炫耀自己的唱歌才能,否则就是表示自己对父母包办婚姻的控诉和反抗。这种以对歌为主要形式的赶表活动,男方叫“浪哨”,女方叫“估场”(玩耍之意)。赶表中,除唱情歌外,还有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调等,种类繁多,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歌来倾诉自己的情感。

  时间一般在传统节日或散集后,青年人留下来,戴头帕的姑娘和小伙子分别站两旁,互相物色意中人,中间的媒介人叫“银雀”,如果哪个小伙子相中了一个姑娘,他的“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唱起“浪哨歌”。如果姑娘同意,便回眸一顾,在其它小伙子的一片“呵呵”声中和大家的目送下,男女双方走出人群,上山对歌,有的还吹木叶,男吹女唱十分和谐。双方了解感情后,征得父母同意,便可订婚。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

  坐家:布依人结婚只是一个形式,并不“坐家”(男女双方不同居)。新娘接来后整天忙碌操持家务,晚上织麻纺纱、直到深夜,从不主动进洞房,若有小姑者新娘就赖着和小姑睡,没有小姑的便挤着和婆母睡。这时,婆母和妯娌便强将新娘推推拉拉地送进洞房。不论新娘对丈夫是否满意,大都如此,新娘三、五天后又重回娘家。这种戏剧性的生活,直到新娘身怀有孕才告终。这时新娘才在丈夫家住下,称为“坐家”。于是新娘便戴上“假壳”表示少女恋爱时期结束,少妇当家理业时期开始。

  崇尚自由恋爱,唱山歌以示自己的才华,一见钟情之后进行深入了解。而“坐家”这个习俗更是体现了女子的娇羞,布依族的婚礼习俗是不是很浪漫呢!推荐阅读:朝鲜族信仰什么教

  中国结婚习俗之布依族结婚习俗篇

  昔时的迎娶,新郎要和两个押礼先生、两个伴郎,分骑五匹高头大马,抬着三个大红花轿,浩浩荡荡上门接新娘,在女方家中欢庆一宿之后,次日抬着新娘和两位伴娘返回。如今礼节从简,骑马坐轿改由步行往返,且多半集中在一天之内完成迎娶仪式。

  女方的盛宴过后,迎亲队伍挑起新娘的嫁妆和回赠礼品欢天喜地地返程了,其中大如铜锣的糯米滋吧分外夺人眼球。出阁临行,新娘子照例哭哭啼啼而别,即便是满心欢喜,也必须一副哀伤神态,以示眷恋,女方派遣送亲人员随行。在两位伴娘的搀扶下,由新娘的兄弟撑起红伞,护送新娘子出门,步行前往新郎家,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必须在夜晚鸡群进窝之前抵达。

  入门之前,男方给女方送上关伞钱、背娃娃钱;入门之后,日已西斜,男方要备好宴席,招待远道而来的新人及其护送亲朋,布依族无需举行拜堂仪式,饭后新娘入洞房,大伙同唱开柜歌,男方向新娘家人交“红封”,女方交出衣柜钥匙,以展示女方的陪嫁物品。据说女方的陪嫁柜子数目,决定着新娘在夫家留宿的天数,陪嫁一个柜子就住一天,陪嫁两个柜子就住两天,但通常都是两三天。有些地方还比较讲究,须请人杀鸡驱邪,寓意断绝新娘子对娘家的过分思念,安心留下;让新娘子手摸斗装的粮食,柜子藏的钱币,以示夫家对未来主掌内务人的信任,冀望日后很好地操办家事。还有些地方会“唱荷包”,女方会约莫估算男方的歌手和宾客人数送来荷包,少则也有数十个,多则达到几百个。荷包有喜线可启闭,内装白果、花生之类以比喻早生贵子。男女老幼皆宜,一般两人一组,一个主唱,一个帮腔,需唱12首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平添了婚礼欢乐,“一夜荷包一夜歌”,往往令人乐而忘返。

  婚礼过后,新娘子与新郎并不同居,而是由陪嫁的姊妹们伴寝,三五天之后“回门”,临行夫家要办“发脚酒”,欢送娘家的送亲人员,新娘子脱下出嫁鞋返回娘家,这一回,三年五载不回程也是常事,只有农忙和节庆才会回来小住几天。布依族人的结婚更多是一个形式,婚后新娘子并不立即“坐家”,仍可回娘家过少女生活,但不能再同其他男性产生情感。新娘为了不再忍受独守空房的日子,便孕育了“戴假壳”的偷袭行动。待到农闲时节,以笋壳为骨架,裹上青布或蜡染布,制作成一顶形状如同畚箕、上面装饰彩缨带的帽子,叫做“假壳”。夫家的女眷选好日子,捎上礼品,趁着夜色潜伏到女方家门附近,只要新娘子单身出现,便猛然跳跃而起,强行抱住,扯下新人头上装饰的头巾,换上“假壳”。尽管出其不意,但是新娘子一旦惊觉,便会奋力挣扎,因此夫家女眷不时也会失手,只好屡败屡战,乃至“窜通”女方家长,内外协力而成。已婚的新娘子如果被戴上了假壳,就标志着在娘家少女时代的终结,虽然对于自由生活恋恋不舍,也只能吟唱着“白菜露地雪花尽,变成姑娘难上难。今日假壳头上戴,别父母去无情房”乖乖就范,从此回归夫家,过上相濡以沫的正常夫妻生活。

  

  布依族婚俗

  “浪哨”和甩“糠包”

  "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是唱歌,通过唱歌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在布依族青年男女中,凡是不会唱浪哨歌的,就很难找到对象。他们兴高采烈浪哨时唱的歌,有初识、试探、赞美、热恋、盟誓、相恋、送郎、苦情、逃婚等九种。 "浪哨"活动,一般是在过节赶集的日子里进行,平时是各自在家从事农活或其他事务。浪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中进行,一种是在寨边或路旁进行,无论什么形式,多半是男子主动到女子的寨上去约会。浪哨时不仅喜欢吹木叶,而且也爱吹姊妹箫。青年男女在一起比歌喉,赛智慧,倾感情,通常要唱个通宵达旦甚至三天三夜。

  盘江一带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时有甩糠包的习俗。"糠包"是一种五颜六色内装谷糠的小袋。甩糠包时,女方拿着糠包站成一排,向站在对面十公尺远近的小伙子们甩去。哪个小伙子接到了糠包,就和甩糠包的这个女子结成一对浪哨的伴侣。早就情投意合的男女,女方就有意地专甩给她所喜欢的那个男子。

  “双媒”送“走路糖”

  布依族提亲时,男方要请两个媒人到女家提亲,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媒"。媒人不分性别,大都是亲戚朋友。布依族人认为,为人做媒等于修挢补路,因此都热心奔走而不接受金钱报酬。

  媒人第一次到女家,带三至五斤蔗糖。女家不管是否同意开亲,都不能轻易动用这提亲的蔗糖。要等媒人走后,第二天或找个逢场天,将糖托人转还男家。过几天或个把月,男家又托原媒再把此糖带到女家。如此三回五转,最后女家把糖收下,这叫"吃走路糖"。"走路糖"往返次数越多,越表示女儿珍贵。

  “背八字”

  贵州兴仁一带的布依族在订婚后到结婚前,要举行一次"背八字"仪式,在做"背八字"那天,女家用二尺红蓝色布将写有女儿生辰八字的纸包好,放在神座前,然后由男家选一伶俐儿童到女家去取"八字"。女家要用水泼他,儿童被泼得浑身湿透,引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而这儿童却乘人不备,将"八字"拿到手,女方父母高兴地当众赏他一元二角钱和一斤米,以褒其能干。

  粘枣子“打接亲”

  紫云一带的布依族结婚时,男家要找一对父母双全且又漂亮的小姑娘与接亲的人一起到女家接亲。当接亲的这对小姑娘到达女方寨门时,人们用早已准备好的粘枣子一坨一坨地向小姑娘头上打去,枣子粘在她们的发辫上来回晃荡,看热闹的人哈哈大笑,小姑娘抱头逃窜。这种习俗,当地人称"打接亲"。

  戴过“假壳”始为妻

  贵州镇宁扁担山一带的布依族妇女婚后只在夫家住两三天,不与丈夫同居就回娘家了。这种习俗称"不落夫家"。须过一二年甚至二三年以后经过戴"假壳"后,再开始坐夫家。

  "假壳"是一种形似簸箕的女帽,以竹壳为架,用青布包扎制成。一般是婚后两三年的妇女才戴这种帽子,并须经过一场斗争。每年的八九月或次年的四月间,男家的母亲 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携带一只鸡一顶"假壳"帽,悄悄地溜到新娘家里,躲藏起来,乘新娘不备,突然把新娘搂住,强解其发,给戴上"假壳",如没有解开其发,须改日重戴。新娘被戴上"假壳"以后的两三天内,坐在家里,闭门不出,还要痛哭一场,叫做"哭假壳"。新娘被戴上"假壳"便意味着在娘家生活的结束,到夫家过正常的夫妻生活。荐阅读:独龙族信仰什么教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7017.html

声明

布依族婚礼习俗有什么》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