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严嵩是明朝奸臣,他抓住世宗让他去湖广祭告皇父的机会,大讲祥瑞,请奏撰文刻石,深得世宗欢心。严嵩作为首辅把持朝政,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对边事忽视,边防废驰,财政枯竭,国家汲汲可危。少年得志的严嵩,在正德三年(1508)三月和次年夏天,因祖父和母亲相继去世,不得不回乡守制,中断了官场生涯。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严嵩吗?
严嵩——中国明朝重要奸臣
严嵩人物简介
严嵩(公元 1480~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严党首领。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钤山十年,诗文峻洁,声名始着。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还朝复官。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 (1536),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嘉靖二十一年(公元 1542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善于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从而受到皇帝的宠幸。他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九月,严嵩升任首辅,独揽国政,被称为“青词宰相”。他年过花甲,整天在西苑值庐,未曾归家洗沐,明世宗被其勤奋感动,更为信任于他,他其实是行政不作为。宫婢之变后,世宗所居西苑永寿宫发生火灾,世宗欲重修宫殿。严嵩可能考虑营建要花费巨额资财,故不同意重修宫殿。而另一位阁臣徐阶竭力主张重建。。因此,严嵩失去宠信。
严嵩待人也有度量,《罪惟录》载:“林一新者,以佥事分巡,嵩仆有不法,执笞之。一新入贺京师,嵩甚加敬礼,其能重贤大夫若此也。”
严嵩素有贪名,时两京(北京、南京)都察院年年都把严嵩列为贪污第一名。
《皇明大事记·严嵩》载有一些严嵩家事,如“嵩妻欧阳氏甚贤,治家有法,驭世蕃尤严,嵩亦相敬如宾,旁无姬侍。”
大奸臣严嵩的书法连乾隆都自叹不如!
明朝的大奸臣严嵩其实是个相当聪明的人。当然这有点废话,不聪明的人,怎么能当上大奸臣呢?5岁在严氏祠启蒙,9岁入县学,10岁县试拔擢超群,19岁中举,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从这份学历表可以看出,严嵩确实是个学霸级的人物,堪称神童。当时嘉靖皇帝迷信长生不老之术,喜以青词向上天祈福。而严嵩善于起草青词(祭神的文书),讨得嘉靖欢心,遂取得内阁首辅之位,时人讥为“青词宰相”。其权倾朝野,趋炎附势之徒都投靠他,竟有30多个官员做了他的干儿子。
严嵩虽然后世只留骂名,但他的字也确实写得漂亮。据齐如山在一本书里记载,清代京城有顺天府乡试的贡院,顺天府乡试为“北闱”,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可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是严嵩所书。
这样一个为朝廷选拔俊才的堂皇之所,悬挂的竟然是大奸臣题写的匾额,谁也会觉得不舒服。后来乾隆帝想把它换掉,便命满朝能书者写这三个大字,他自己作为喜好舞文弄墨的天子,也写数遍。然而最终发现,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作罢,仍然让奸臣的字高高悬挂。另外,据说北京粮食店胡同西六必居酱菜店的牌子也是严嵩所题。(风水www.azg168.cn)
大奸臣严嵩是怎么死的
严嵩、严世蕃父子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奸巨贪。严嵩担任内阁首辅二十年,权倾朝野。父两人沆瀣一气,卖官鬻爵、敲诈勒索、陷害忠良、作恶多端。有良知的士大夫不甘坐视,上书嘉靖皇帝,试图扳倒这对奸臣父子,可是多年来,弹劾严氏父子的人不但没有将他们扳倒,反而自己身陷囹圄,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不过再坏的奸臣也有失势的时候。严嵩晚年逐渐失去了嘉靖皇帝的宠信,严世蕃终于因为贪污被人揪住了辫子下到狱中。正直的大臣们奔走相告、弹冠相庆,一致要求严惩严世蕃。
严世蕃确实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巨贪。有一次,一个下属送给严世蕃的见面礼就是一顶价值连城的金丝帐,还给严世蕃的二十七个姬妾每人一个珠宝髻。就这些礼物,严世蕃还嫌太少,心里非常不满,可见他的贪婪到了何种程度。再后来严嵩被抄家的时候,抄出来黄金三万多两,白银二百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此外还有田地上百万亩,房屋六千多间,以及无数的珍稀古玩、名人字画。
按说这样严重的贪污行为也够严世蕃喝一壶的了,但刑部承办严世蕃案件的法司黄光升觉得这还不够,还要加上更严重的罪行才能将严世蕃送上断头台。
逃生奇招
这边,严世蕃的老爸严嵩急得五内俱焚。想以退为进,上表替儿子请罪,但此时的嘉靖对他们父子恩宠已失,不再刻意偏袒。看来严世蕃是在劫难逃了。
严世蕃不愧是官场老手,号称是最能揣摩皇帝心事的人。眼看老罩不住,他为自己设了一条奇计脱难。在狱中,严世蕃对那些来看望他的官员说:“我一生大风大浪,这点贪污小案不放在心上,唯一担心的是当年和父亲联手整垮沈链和杨继盛并把他们冤杀的旧案,这在当时激起了全天下读书人的愤慨。如果刑部把这一案子翻出来。拜托你们千万帮忙把这个旧案盖下去。”
整垮沈链和杨继盛的旧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严错父子大权在握时,为了整肃异己,制造了一起起冤案,将很多忠臣或迫害致死、或杖责下狱,或削职为民。其中沈链、杨继盛冤死案尤其令人发指。七品锦衣卫沈链在一次醉酒之后,愤然上疏,历数严嵩十大罪状,文书刚送上去,他就被处以杖刑,发配居庸关外。六年后,在严世蕃的指使下,沈链被杀害于宣府,他的两个儿子沈衮、沈褒也被关入监牢,被活活打死。兵部员外郎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行,立即廷杖一百,下狱三年,受尽酷刑,皮开肉绽,最后名字被严嵩塞进不相干的处斩名单,不明不白地被杀害。
这显然是严世蕃罪加一等的罪行。严世蕃当时人已在狱中,他的一言一行肯定都在办案官员的掌握之中,在官场沉浮多年的严世蕃为何还要把这恶行抖出来呢?这也能救自己?
安上莫须有的罪名
果然,严世蕃的话刚落地,就有人通报给了刑部。法司黄光升一直发愁栽在严世蕃身上的贪污罪太轻,闻讯太喜,给严世蕃补上冤死沈、杨的重罪。
这次究竟能不能把严氏父子扳倒呢?黄光升心里没底,便把奏章拿给新任内阁首辅徐阶看。
徐阶看了之后,用冷峻的口气对黄光升说:“你的意思是想救严世蕃呢,还是杀严世蕃?”黄光升说:“当然是杀他了。”徐阶说:“你这份奏疏一旦送上。严世蕃必定逍遥法外,反倒会把你的性命也搭进去。”黄光升听了目瞪口呆。
徐阶随即拿出一份早已拟好的判决书,上面写明了严世蕃的四条罪:一、严世蕃在他老家南昌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土地,盖了一座府邸,堪比王侯;二、严世蕃与一名宗亲在京城聚集亡命之徒,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三、严世蕃勾结倭寇,聚集海匪,企图外逃日本;四、严世蕃部下牛信,本在山海关把守边关,最近忽然抛下队全,逃往北方,企图勾结外敌。
黄光升傻了眼。法司定谳,讲究铁板钉钉,务求一槌砸死,绝不能让案犯有翻身可能。可徐大人所拟定的几条罪行,很难自圆其说。第一、严世蕃既然在家乡大兴土木,就没有必要亡命东洋;第二、严世蕃既然打算逃之夭夭,一走了之,为何还在京城组织别动队,制造动乱,还派人出走山海关,招致北虏?完全经不起推敲,不合逻辑。
可是徐阶却不管这些,只让黄光升照抄上奏。狱中的严世蕃最初听黄光升要上书,拿到谳词第一稿副本,一看,哈哈大笑说:“不用怕有救了。”后来得知徐阶修改过的奏章内容,立刻惊骇大叫一声:“这次死定了。”果然,嘉靖皇帝看到奏章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复核之后,立斩严世蕃。严府随即被抄,严嵩的官职也被一抹到底,两年后在一片凄凉,万人诅咒中死去。
杀奸臣也要有谋略
严世蕃贪污受贿,陷害忠良,绝对该死,可是以谋反的罪名判处他死刑绝对是冤枉了。张居正在主修《世宗实录》时就说,严世蕃是该杀的,但罪名应该定为“奸党”而不是“反贼”。徐阶为什么要冤枉他呢?
徐阶很清楚,这些年来,所有劾奏严氏父子者,无一不败的原因,就在于揭发严嵩、严世蕃的贪赃枉法、聚敛钱财、卖官鬻爵、残害忠良的罪行时,总有不可回避的一点:皇帝要么昏庸失察,任用非人,要么包庇佑护,纵容贪臣。不过不直接点皇帝的名,话说得尽量婉转而已。嘉靖皇帝是个自负自信、暴躁易怒的人,强迫他接受对严氏父子的指控,等于承认自己过去错了,他是绝不肯接受的。结果贪者无罪,反贪者倒弄得一身不是。
严世蕃故意提醒刑部法司告自己冤死沈链、杨继盛,就是为了把对他的指控引到皇帝身上。徐阶太明白他在想什么了。于是不主张告严世蕃贪污下的金山银山,那让嘉靖挂不住脸。眼皮子底下,出了巨贪,绝不是最高统治者脸上光彩的事。同样,徐更不主张告严嵩父子制造冤狱,滥杀无辜。因为这些冤案都是皇帝批准的,嘉靖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当皇帝的只有圣明,怎么能有错?所以,想达到告倒严世蕃的目的,一定要把嘉靖完全撇开。
这些年来所有劾奏严氏父子者,无一不义愤填膺。激烈抨击严氏父子的罪行,但每每事与愿违,徐阶从中吸取了教训。他给严世蕃拟的四条罪状,跟嘉靖扯不上边,将他完全撇开,但每一条都是犯上作乱,跟皇上过不去的。一、庥邸堪比王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想当皇帝的野心?二、与宗亲搞地下串联通,是不是要篡权夺位、另立新主?三、倭寇为明代心腹之患,组成反革命武装,里通外国,投奔日本,是何居心?四、勾结边外觊觎我大明江山的异族,起里应外合的作用,一旦得势,那还得了?这几条捕风捉影的罪名终于要了严世蕃的命。
至于这几条罪名合不合乎逻辑?是不是实有其事?这些都不是嘉靖皇帝考虑的问题。作为皇帝,他只需要严世蕃死掉,却不能因此牵扯到自己。徐阶可谓洞察皇帝的心事。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找到这个案件最核心的关键点,一举将奸臣送上刑场。
《严嵩》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