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

易安殿 阅读:22 2023-01-31 16:02:58 评论:0

  宋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着有《洗冤集录》。在世界法医学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他所写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专着。而宋慈官居经略安抚使,据历史记载是三品以上官员,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宋慈吗?

宋慈简介——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法医学之父”

宋慈简介——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法医学之父”

  宋慈人物简介

  职位

  宋慈官居经略安抚使,据历史记载是三品以上官员,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中进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县任尉官(掌一县治安),因父丧而未赴任。宋理宗宝广二年(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丰县主薄(典颁文书,办理事务),从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绍定一至三年,在郑性之幕下参与军事;迄招捕使陈韡檄同监军李华平定莲城七十二寨寇,宋慈参赞居多。宋慈于绍定四年(1232年)陈韡奏其政绩,举为福建长汀知县(一县的行政长官),嘉熙元年(1237年)任邵武军通判(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嘉熙二年(1238年)调南剑州通判,嘉熙三年(1239年)任提点广东刑(主管司法刑狱和监察),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赣州知县。淳佑元年(1241年)知常州军事,淳佑七年任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并兼大使行府参议官,次年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宋分天下为各路,等于现在的省份),皆司皋事。淳佑九年(1249年),拔直焕阅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掌管一路之军事行政)。[2]

  经受教育

  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居建阳。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出身在一个朝廷官吏家庭,父名巩,曾做过广州节度推官。宋慈少年受业于同邑吴稚门下,吴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机会与当时有名的学者交往。宋慈二十岁进太学。当时主持太学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发现宋慈的文章出自内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对他十分器重。宋慈早年的师友,对于他学业的进步与后来的思想当有相当的影响。

  任官

  图片

  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担任四次高级刑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见宋慈一生从事司法刑狱。长期的专业工作,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法医检验经验。宋慈平反冤案无数,他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出自《洗冤集录》序),坚持“审之又审”,重视现场堪验,还指出“凡验妇人,不可羞避”,“检妇人,无伤损处须看阴门,恐自此入刀于腹内”,如死者是富家女,把女尸抬到光明平稳处,“令众人见,以避嫌疑”。

  去世

  宋慈卒于南宋理宗淳佑六年(1249年)广州经略安抚使的任所,享年64岁。宋理宗亲自为其书写墓门,凭吊宋慈功绩卓著的一生。后来宋慈的墓地迁至福建建阳市崇雒乡昌茂村西北。刘克庄在墓志铭中称他:“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这一期间,宋慈在处理狱讼中,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于逝世前两年(公元1247年)撰成并刊刻《洗冤集录》五卷。此书是其一生经验、思想的结晶,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着。它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要早350多年。

  著作成就

  作者把当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医药学应用于刑狱检验,并对先秦以来历代官府刑狱检验的实际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因而此书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和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之书,几乎被“奉为金科玉律”,其权威性甚至超过封建朝廷颁布的有关法律。750多年来,此书先后被译成朝、日、法、英、荷、德、俄等多种文字。直到目前,许多国家仍在研究它。其影响非常深远,在中、外医药学史、法医学史、科技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中贯穿着“不听陈言只听天”的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值得发扬光大。着成《洗冤集录》(一说《洗冤录》)一书,是第一本法医学著作,现在,《洗冤集录》是法医的必读之书。

  

  还记得“洗冤录”里的宋慈吗?

  宋慈:法医学鼻祖

  “狱事莫重于大辟(死刑),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这是《洗冤集录》序里的开头语。作者大声疾呼,告诫一切司法人员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因为法医的检验决定人的死生,一定要“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之心”。这位作者,就是被后世誉为“世界法医学奠基人”,央视一套黄金档正在播出的大型古装剧《大宋提刑官》的主角宋慈。

  小吏出身有志济民

  宋慈,字惠文,福建建阳人,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生于一个中等的官僚家庭,父宋巩官至广州节度使。宋慈少时拜朱熹的弟子吴稚为老师,受朱熹理学思想影响很深。又与当地名流学者杨方、黄干等交往,咨询经典,广记博览,颇能融会贯通。青年时期进入太学,史籍称他“善辞令,据案执笔,动辄千言,”平日喜欢诸葛亮著作,常以“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自勉。

  宋慈31岁中进士,正式开始仕宦生活。那时南宋已江河日下,外有蒙古军连年南侵,内有贾似道等奸臣当道。官场上有“为官容易,使吏最难”之说。当官容易因为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做吏则要处处小心,一旦犯罪,轻则刺配,重则抄家杀头。当时江西南安、福建汀州、邵武等地发生农民起义,宋慈忠诚于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率官兵镇压,因平义军有功,改任长汀县令。

  宋慈49岁(公元1235年)任南剑州行政官,办事精明仁爱,深得民心。时正值浙江西部遇饥荒,他深入民间调查灾情,了解当地豪强巨室,不但逃避赋税,还趁天灾囤积居奇,弄到“米斗万钱”的地步。他便上书宰相李宗勉,请求实行“济粜”法,按灾情轻重,“析人户为五等,上者半济半粜,次粜而不济,次济粜俱免,次增受济,下者全济之,米从官给。”朝迁采纳了他的建议,颁布了法令,打开富豪的粮仓,分给赤贫农户,并减免租税,使百姓顺利地度过了灾荒。

  四次担任高级刑法官

  嘉熙三年(1239年),宋慈五十三岁,任广东提点刑狱(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吏)。在这以前,那里的官吏多不作为,积留大量狱案。他一到任,便着手处理大批悬案积案,调查现场,验证材料。史称他“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二百余。”宋慈办案严肃认真,执法如山,而且不畏权贵,决事果断,经八个月的检查,处决了一批犯人,昭雪了一批屈打成招的冤命案。解决了一大批疑案、积案,铁面无情地惩处了一些贪赃枉法的基层执法狱吏。他这种“雪冤禁暴”的事迹,在百姓中赢得了好名声,群众颂之为“清官”。

  不久,宋慈改任江西提点刑狱兼知赣州。每到农闲,这里便有盐贩子武装贩盐,搔扰江西、福建、广东沿途州县。宋慈严加惩治,使道路畅通、秩序安定,民心大服。此情呈报朝廷,受到重视,批准宋慈所行,下达浙江西部诸州县,皆仿效执行。

  此后宋慈按刑广右(考察广西刑狱工作),不辞辛劳,不避污秽,亲自深入各地,考查现场,从不敢轻忽怠慢。“循行部内,所至雪冤禁暴,虽恶弱处所,辙迹必至。”一次路旁出现一首尸,遍身被镰刀砍伤十余处,开始以为是强盗所杀,后来点检衣物俱在,遂对此案产生怀疑。经传讯死者的妻子,得知死者生前曾与一借债人发生口角。便急速差人分头命令借债人附近的居民,“各家所有镰刀尽底将来,只今呈验。如有隐藏,必是杀人贼。”一下子居民上交镰刀七八十把,都陈列在地上。“时方盛暑,内镰刀一张,蝇子飞集。”即查出此镰刀正是借债人所使,就擒讯问,犹不服。法官威仪凛凛,指着刀说:“众人镰刀无蝇子,今汝杀人血腥气犹在,蝇子集聚。岂可隐耶?”在场的居民失声叹服,杀人者终于叩首服罪。

  淳?年间(公元1245年左右),宋慈任湖南提点刑狱。任职期间他听讼清明,决事果断,对百姓施以恩泽,对豪强施以权威,以至穷乡僻野,深山幽谷之民都知道宋提刑的大名,因而所到之处地方官吏和豪强缙绅等人不敢为非作歹。他对狱事能够采取审之又审的严肃态度,比较实事求是,以民命为贵,这在封建法官中是少有的。

  编撰《洗冤集录》

  宋慈在法医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采撷了前人著作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书中有关记载,参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当地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于公元1247年编辑了5卷本《洗冤集录》一书(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室),用以指导狱事的检验。宋慈的《洗冤集录》可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医专着。

  宋慈特别重视法医的检验工作,对一些重要问题,如暴力死与非暴力死;自杀与他杀;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探讨,其中所述的大部分内容很有价值,且有不少符合现代法医学的原理。如对于生前溺死与死后推尸入水有科学鉴别。凡生前溺水尸体,手脚爪缝有沙泥,或者磕擦损伤,“尸面色微赤,口鼻内有泥水沫,肚内有水,腹肚微胀”。“若被人殴打杀死,推在水沟……肚皮不胀,口眼耳鼻无水沥流出,指爪缝并无沙泥,两手不拳缩,两脚底不皱白,却虚胀。身上有害致病损处,其痕黑色”。

  《洗冤集录》还对于自缢、勒死、外物压塞口鼻死(均为机械性窒息)给予了出色的论述。如他说:外物压塞口鼻死者,眼开睛突,口鼻流清血水,满面血瘀赤黑色,大便失禁。《洗冤集录》对于生前死后刀刃的鉴别,对于梦死与梦尸的鉴别记载的也很明确。宋慈写道:“活人被刀刃杀伤死者,其被刃处皮肉紧缩,有血四畔”;若死后被肢解者,“皮肉如旧,血不灌瘀,被割处皮不紧缩,刃尽处无血流,其色白”。

  除此而外,《洗冤集录》对于毒理学也有很多贡献,书中记载了各种毒物中毒的症状,及有关检验毒物的方法。还记载了用滴血法认定是否为直系亲的鉴定:“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此方法含有血清检验法的萌芽,无疑对后世的血清检验法提供了经验。

  鞠躬尽瘁影响深远

  宋慈在二十多年的仕宦生涯中,为官清廉,生活朴实,一生无其他嗜好,惟爱收藏异书名帖,喜金石刻。晚年更加谦虚谨慎,爱惜人才,虽是后生晚辈,凡有一技之长,皆提拔引荐。他年老有病在身,一切公务,犹亲自审察,一丝不苟,慎之又慎。他于淳?九年(公元1249年)三月七日,卒于广州,终年六十四岁。第二年七月十五日,安葬在福建建阳崇乐里。南宋理宗赵昀评价他是“分忧中外之臣”,特赠“朝议大夫”。

  《大宋提刑官》剧中称《洗冤集录》为“奇书”,说它是宋慈穷毕生经验与心血写成的,是不错的。《洗冤集录》自公元13世纪问世以来,成为历代刑狱官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后世的著作基本上是以此书为蓝本加以订正、注释和补充的。后来,《洗冤集录》流传到海外,公元1779年,法国人将此书节译刊于巴黎的《中国历史艺术科学杂志》。公元1863年荷兰人第吉利代将此书译成荷兰文在巴达维亚出版。公元1908年,法人又从荷兰文转译成法文,德人又转译成德文。此外,《洗冤集录》还曾被译成朝、日、英、俄等国文字。这充分说明了《洗冤集录》一书在世界法医史上赢得了相当的影响与地位。《洗冤集录》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着,比西方的同类书籍早350年,宋慈因而被后世誉为古代第一名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奠基人”。(风水www.azg168.cn)

  

  历史上宋慈的老婆

  玉贞是宋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妻子,他的父亲是尚书大人,官居一品,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但是他俩结婚那天,宋慈父亲因为判错了案子,以死谢罪了。于是宋慈和玉贞拜完堂,脱下红衣披白布,喜宴变丧礼。

  因为父亲的死,以及宋慈天生的固执的性格,他极度反感别人谈论他有个位高权重的岳父大人,甚至连提也不能提。玉贞一开始开始不了解他,让他进京为官,协助他岳父大人时,他生十分省气并且开始冷落玉贞。我以为玉贞会一直希望他做大官,像他父亲一样,至此两个人就慢慢分道扬镳了,可是故事并没有这么发展。玉贞知道他的顾忌后,次次刻意回避这个敏感话题,处处为宋慈着想,贤良淑德,温婉大气,从来不耍大小姐脾气,有气就往肚子里咽,真的是以夫为天。

  尽管宋慈对她总是板着脸,传统又严肃,可玉贞总是热情又不失温柔的在他身边,虽然不会帮他办案子,但是在他饿的不行的时候,她恰巧送来了饭,还喂他吃。

  就在他们的感情终于有了缓和的时候,英姑来了。英姑也算是个不错的女人,长得美丽动人,聪明机灵,活泼睿智,正义善良,还是宋慈身边的得力女助手,况且英姑一辈子跟随宋大人,从未嫁人,这么明显,我想宋慈聪明绝顶,应该不会不明白英姑的意思吧,但英姑怕毁了宋慈的名声,甘愿以礼相待去做一个红颜知己。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又满腔热血,聪明智慧,连宋慈都说,她应该是个男儿,然后考取功名,但她最后甘愿默默陪着宋慈,什么都不要。

  在宋慈被吴淼水陷害入狱,情况危机的时候,玉贞对英姑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当初收留你不为别的,官人是一个风力来雨里去的人,婆家有年事已高的婆母需要侍奉,我不可能撇下老人,在他身边有你这个细心周到的人,我很放心。”

  我对玉贞肃然起敬,她这是在暗示英姑可以和宋慈在一起,她一定很伤心,但是为了宋慈好,玉贞去照顾宋慈的母亲,只有这样宋慈才能无牵无绊的在各地奔波。这样一个青春年华的姑娘陪一个老人,不能照顾自己的父亲也不能陪着自己的丈夫,她是最痛苦的。临走前留下一封书信给宋慈:

  “我走了,去尽一个儿媳应尽的孝心,玉贞真想和夫君朝朝暮暮地在一起,大丈夫志在社稷无可厚非,本想等夫君回来当面道别,怕在夫君面前留下别离的泪水…”

  这真是戳中泪点,宋慈和夫人玉贞分离16年,聚少离多。这十六年都是和英姑一起办案子。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难以想象。

  到最后史文俊的案子时,宋慈被吴淼水陷害入了大狱,死罪难逃。其中有一条便是,暗置私宅,蓄养小妾。玉贞想尽办法探监,没有丝毫怀疑,毅然决然的相信他,她求公主才让宋慈有了戴铁烤为自己洗冤的机会,让宋慈起死回生。这世上除了她没人能帮宋慈了,这世上除了她没人愿意帮助宋慈了。

  最有戏剧性的是,这件案子还牵扯到她的父亲——就是宋慈的岳父。丈夫和父亲,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大可劝说宋慈妥协,最后让父亲和他都好好的,但是她爱宋慈,知道他刚正不阿,不会徇私枉法,因为她爱他,所以意味着她该失去养育她一辈子的父亲亦或是永远的离开她爱的人去照顾父亲百年。

  玉贞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关入死牢,没有埋怨一点宋慈,如此深明大义,让宋慈心里不仅是愧疚更是敬重。后来父亲因功过相抵免去死罪,告老还乡,玉贞只能陪父亲到百年,照顾他。临走前,玉贞说,英姑是个好姑娘。又成全别人,可是她自己呢,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照顾宋慈的母亲,照顾自己的父亲,自己的丈夫拱手让给了别人!我看到宋慈的眼里是不舍的,但是他很传统又很含蓄,什么都没说。

  我知道,宋慈一生,完整的只爱过一个女人,就是玉贞。也只有她一个妻子。

  成为英姑那样的人很容易,成为玉贞那样的人很难。有多少人愿意陪着自己爱的人,哪怕永远不在一起,我想有吧,不然哪来的“以朋友的名义…”可是又有多少人甘愿把到手的幸福拱手让人,只是为了让他更好,自己在幕后承受所有的苟且,把诗和远方留给对方,何况还有美人?后者不是无能为力,逼不得已,是“我本可以”。所以很心酸。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6733.html

声明

宋慈》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