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者都知道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剧
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名称由来无考。因其盛行于安徽省的皖中地区,古属庐州(今合肥市),故于1955年7月1日,经安徽省委批准,正式改称庐剧。
庐剧是安徽省传统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庐剧的表演,乡土气息较浓,特别是花腔小戏,唱腔来自民歌,边歌边舞,生动活泼。庐剧的表演朴素而活泼,简单而真实。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套锣鼓经,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锣鼓声中进行的。
淮北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是安徽省极具民间特殊演唱风格的汉族稀有戏曲剧种之一。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推荐:大平调名段赏析:司马矛告状戏词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汉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河以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州),中路(宿州、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推剧
推剧源于花鼓灯,是一种流传于沿淮地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抗战时期,由于日军入侵凤台,推剧因战乱逐渐冷落。解放后逐步恢复、发展。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三:表演--花鼓灯,声腔——扬琴,再加上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汉族民间舞蹈。
唱腔以四句推子为基础,新创了各种板式,吸收民间曲牌,增加乐器伴奏,上演《白灯记》、《孟姜女送衣》、《送香茶》等剧目,又成为戏曲的一种。四句推子的唱词,以七字、十字为主,唱腔为起、承、转、合四句式(见谱例:《积肥忙》)。曲调流畅柔美,抒情朴素,以演生活小戏见长。
青阳腔
戏曲声腔,又称“池州腔”,因产生安徽池州青阳而得名。青阳腔是弋阳腔“易腔”之后的一个重要腔种。明末清初盛行,与徽州腔一同被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全国主要声腔,清末衰落。
青阳腔艺术上继承了弋阳腔干唱,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不托管弦,“其节以鼓,其调喧”及“一唱众和”的特点,但更为热烈、豪放。角色体制有生、旦、净、末、丑、外、贴7个行当,后来又增加了小、夫两个角色。其表演讲究“文戏武唱”,娱乐性、趣味性强,火爆热闹,常穿插表演窜刀门、盘吊杆、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艺。青阳腔中还有各种纸质面具,在舞美上极具特色。
你可能也喜欢:
时间融合的戏剧:苏州评弹的历史沿袭
永年西调第五代传人,张海臣个人介绍
艺术齐聚之地,发展河北梆子的剧团摇篮盘
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年西调的由来及其发源
《爱好者都知道》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