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古代年龄称谓的含义及来历

易安殿 阅读:2 2023-12-17 21:57:42 评论:0

古代年龄称谓:古代年龄称谓的含义及来历

  不惑(不惑之年):四十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五十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古稀、从心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70岁
  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喜寿:指77岁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伞寿:80岁寿辰
  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
  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白寿:指99岁
  百少一撇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茶寿:指108岁
  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另外称老人的有: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杖家之年:五十
  杖乡之年:六十
  杖国之年:七十
  杖朝之年:八十。
  《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您可能也喜欢:
  八字命数中的身旺与身弱
  生辰八字看你俩有没有戏
  生辰八字算出你命定贵人
  伤官见官一定以凶论吗?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214421.html

声明

古代年龄称谓:古代年龄称谓的含义及来历》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