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什么时候开始,小年是什么时候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
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
(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啥时候?是否有蒙古人的小年和汉人的区分?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
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
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
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补充: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
其中,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公历新年,农历新年,回历新年,藏历新年都是哪天回历 ***的新月牙 ***的新年是回历的1月1日(图1),但这个节日可能是冬天,也可能是夏天,因此过节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为什么这个节日季节不定呢?因为回历是目前国际所使用的唯一的纯阴历,回历纯阴历的特点在于,每月的长短严格遵循月亮的圆缺变化,当看到小月牙时,一个月开始,这样一个月就是29天或30天,一年12个月总共354天或355天,反正只要保证回历新年1月1号也是小月牙就行了。 不仅如此,斋月的开始,开斋节的设定,都需要通过观测到小月牙来制定。
这样一来,回历的一年就比一个回归年少了十多天,几年下来,新年就换了个季节,而33年后,新年又回到了公历中原来开始的那天 藏历新年为藏历1月1日 与农历新年时间相差不久,这并非偶然,藏历受农历影响很大,也属于阴阳合历,推算方法十分近似。 但它的纪年方式采用“地支(生肖)加五行”的方式,而非“天干加地支”。
“五行”与“天干”有个对应关系: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2008年是农历戊子(鼠)年,藏历“土鼠”年;2009年是农历己丑(牛)年,那么藏历是什么年?戊己都对应土,是“土牛”年! 但藏历新年总会与汉族春节差几天,是因为藏历也受到印度“时轮历”的影响。
由于月相变化周期在29。5天左右,时轮历为了补上这半天的“零头”,有“重日”和“缺日”之说,比如今天是初三,明天就可能是初五了。
6 S3 @$ Q0 X+ V 藏区各地都在藏历中融入本地的物候历,比如夏至后第22~36天为“觜半月”,“觜”是夜空中猎户座附近的一组星;之后第3~15日为“狐日”,再后15天为“鹞去日”西藏各地的物候历不同,藏东南多以观察动植物生长设定,而藏北则多以星象和天气系统变化来设定。 傣历 不属于任何一年的日子 1 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法,但受中国农历影响,设置大同小异,区别大多在记述的物候不同。
傣族的历法是其中的典型(图3),它也是阴阳历,但闰月一般设在九月,有闰月的年份称“双九月年”。傣历六月有一个长长的新年—泼水节,此时应该正是太阳到达白羊宫的时候。
但由于误差累计,现在的傣历新年已经跑到公历4月去了。傣历新年长达3~4天,第一天是除夕,最后一天是元旦,而中间12天不属于任何一年。
2彝历 每年过两个年! 彝族一年可以过两次年,这比我们现在过瘾多了!彝族特有的一种历法“十月历”,是一种太阳历,一年有10个月,每月36天。 它采用十二生肖纪日,因此每个月有三个轮回。
一个轮回为一个生肖周。每年30个生肖周,一共360天,那剩下的5~6天怎么办呢?别急,这5~6天好好安排下:当太阳走到夏至时,彝族人过第一个年,也就是著名的“火把节”或“小年”,这个年是1~2天;等到冬至时,彝族人过第二个年,称作“大年”,这个年长达4天。
(文/何勃亮 选自《博物》2009年第1期) ) 。
什么时候过小年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
2015年小年是2月11日即(2014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农历是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
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散敦艾勒问:过年的节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2、简介春节是汉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农历的正月初一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春节又称之为过年。
拜年从什么时间开始拜年的来历 这个故事出在唐朝李世民在位的时候。
李世民历尽千辛万苦,东挡西杀,打下了江山,满朝文武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程咬金觉着自家是跟随李世民最早的,总想卖点老资格,处不起满朝文武。
尉迟恭的功劳比他也不小,只是一样儿,比他晚一点。俩人都是老粗,为争功劳闹得很不像话,谁也不答理谁,甚至还要动干戈。
李世民做上皇帝,就是发愁大臣不合。他整天吃不好喝不好,唉声叹气,费了了多脑筋,可怎么也解不开这个事儿。
这天,李世民下了早朝,回到后宫,刚刚坐下,太监来报:“万岁!魏征魏大人求见。”他一听魏征来了,心眼里立时就高了兴,精神也来了。
魏征为唐朝费了很多脑筋,一心一意保李世民,是他的左膀右臂。李世民听说他来了,赶紧说:“快请进来!” 魏征进了后宫,给李世民施了君臣大礼。
俩人坐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言不发。等了一会儿,魏征说:“万岁,这些日子你总是愁眉不展,有什么心事呀?说出来,也许我能替你分点忧愁。”
“魏爱卿,别提了,现在咱们国泰民安,可就是大臣们有的不合。要是一有战争,再出现将帅不合,这还了得!”李世民和别人皇上不一样,能接受大伙的意见。
魏征说:“万岁,我也是为这个事来的。” “那更好了,你有什么高见?” “我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有嘛不当讲的?” 这么一说,魏征挺喜欢:“万岁,明天是大年三十,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明天早朝你给满朝文武磕头做揖,就说这是拜年。你再让大家初一那天互相拜年。
拜年的时候都要说吉庆话,祝你长寿啦,新年快乐啦,都行。再一个要进行自我批评,光说自家的不好,不能说别我的不是。
这么一来,能把这个事解解。” 李世民一听,这是个办法。
人都有见面之情呗。 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都到齐了。
金钟当当响了三声,李世民从屏风后边出来了。满朝文武见主子出来了,呼啦啦都站了起来。
还没等他们山呼万岁,万岁就说了话:“各位爱卿,都早到了,我给大家先拜个早年吧。”他深深地给大伙施了个礼,做了个揖。
大伙一看这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怎么皇上给我们作起揖来了?李世民又说:“各位爱卿,今年咱们过一个愉快的新年,明天大年初一,你们要知大知小地互相拜个年。再提醒大伙儿,拜年时要说个人的不对,别人再不对也不能提,都得说吉庆。”
满朝文武一听,都挺赞成,齐声说:“尊旨!”李世民扑腾就给大伙跪下了,起来以后,李世民回到九龙宝座上,说:“众位爱卿,有本早奏,无本咱们就散朝。明天不上早朝了,去互相拜年。”
一说这外,满朝文武都高兴地下朝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早晨一起来,可就热闹了。
满朝文武你上我家,我去你家,开始拜年。 程咬金闷坐在府里思想开了:我上谁家去都行,就是不能到尉迟恭家去,俺俩是一天二地三江四海之仇,我要是上他家去,不算给他低了头,那还行?可他还有一个顾虑:我要是不去,第二天他要动本参我,说我违抗圣旨,万岁怪罪下来,我也吃罪不起。
这可怎么办?嗨!在满朝文武里头我是老大呀,谁比得我,我是最早的一个,怕嘛? 他正这么犹豫之间,家我进来了:“禀报大人,尉迟恭大人给你拜年来了!”他一听这可就着了慌,又是穿衣又是戴帽,赶紧来迎接。他没想到尉迟恭会来找他。
尉迟恭一见程咬金,做了个揖,就跪下了:“祝程大人身体健康,过年愉快。”他一说这,程咬金也就跪下了。
俩人手拉手站起来以后,程咬金说:“这不是讲话的地方。走,上屋里。”
就拉着尉迟恭进了客厅。 一进客厅,茶摆上了,程咬金说:“尉迟大人,我是个老粗,各方面都对不起你。
我左思右想,完全是我的不对。我才说到你府里找你拜年,你先来了。
好,今儿咱俩得喝两盅。 “不了咱俩改日再喝吧。
不能产净你的不对,我也不对。” 俩人这么一谈论,可好,都没气儿了。
一大肚子气儿从后门都跑了。他俩一和好,别的官也都和好了。
后来这事儿传到了乡下,村里人觉得这是好事。乡亲们之间,弟兄妯娌之间都有个拌嘴的地方,避免不了都有干戈,通过拜年,把仇都有解开了。
这个风俗就流传下来。
《小年什么时候开始,小年是什么时候》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