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代表人物
行书的使用人数颇为甚多,其行潇洒,深受书法爱好者的热捧。众所周知,王羲之便是其一,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行书,看看它是不是符合你心目中对行书的形象。
代表人物行书的代表人物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晋*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是书法的集大成者,他吸取了前人书法的丰富优点,尤其是对张芝、钟繇的书法,他吸取得最多,改造得也最多,特别是他的行草,在历史上传播极广,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无一笔失所,无一画失节,达到了无可亵击的程度,给人以变化多样而有法度,古朴典雅而又有活泼的美感。他的书法本身是形式易为广大书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接受、喜爱和追随,从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
(2)苏东坡
东坡居士的成就在书史上是很高的:在宋四家(苏、黄、米、蔡)中排在首位(此排位并不是根据出生前后的);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事实上,他绝大部分的字都相当平实、朴素;虽然外形左低右高的特征和较为整齐的章法自李北海处来,但一股汪洋浩大的气息自是他个人的特点,就象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他偶露一下手笔的“黄州寒食帖”就已惊天动地了。
(3)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出自苏轼门下而与轼齐名,世称“苏黄”。与秦观、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风格有类其诗,以侧险取势,瘦硬奇倔。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书法“宋四家”。
(4)米芾
米芾(公元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鉴赏家。字符章,号襄阳居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官至礼部员外郎,礼部在唐、宋又称为“海宫舍人”,故世称“米南宫”。因举止狂放,又称“米颠”或“米痴”。能诗文,擅书法,工绘画,精鉴赏。米芾的书法,诸体皆能,尤以行草着称。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法魏晋,尤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体势展拓,沉着痛快,不践陈迹,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以广泛吸收前人的长处为基础,在学古方面,米芾的功力是最深厚的,由唐人而上溯魏晋、更上溯战国,形成他独特的精彩生动,跳跃逸宕的笔法,将其为人的性情与写字时的感受发挥无遗,而每一字的结体是古人的,每一笔的笔法都是有来历,这也是由复古而变古的一个例证。
(5)蔡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他的行书主要以平和蕴藉见称,宗法颜真卿、虞世南,清秀圆润之中带有一种妍丽之质。米芾评他的书法说:“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代表作品有:《蔡襄自书诗帖》、《谢郎帖》、《离都帖》等。
行书代表作品
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行楷中着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
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刘墉、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天下三大行书,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单称《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稿》是圣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行书的代表人物》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