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文化之小钹

易安殿 阅读:4 2023-08-14 14:48:56 评论:0

  据典籍《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一起传入中国。钹历史悠久,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钹表现力强,在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之一。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乐器文化之小钹吧!


  历史
  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
  6世纪初期,铜钹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乐中使用。钹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钹的人像。
  明、清之际,钹是昆曲等地方戏剧中的伴奏乐器。

  结构
  由响铜制成,构造简单。钹在地方音乐及管弦乐队中应用广泛,在少数民族中亦相当流行。
  钹的构造简单,钹体为一圆形金属板,用“响铜”制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与钹边之间叫作“堂”,碗是钹的固定点,顶部钻有小孔,用绸或布拴系,叫“钹巾”,演奏者须取站姿,用双手通过钹巾持住钹身,相击后振动发音。也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滚奏,表现力很丰富。
  钹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其音响洪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是各种管弦乐队和地方吹打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在吹打乐等地方乐种中在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
  根据钹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钹分为双光钹、水钹、京钹、小钹等几种。其中小钹和京钹发音较高,多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中的武戏或伴奏吹打曲牌,常与奉锣和仿苏锣配合使用;双光钹和水钹发音较低,多用于文戏,与虎音锣或中堂锣配合使用,其中双光钹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族管弦乐或器乐合奏中,双光钹和小钹也已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乐器使用
  钹除汉族广为使用外,在藏、壮、彝、侗、傣、景颇、佤、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互击发音。音色高亢脆亮。常用于八音乐队等各民族民间器乐合奏、壮剧、桂剧、邕剧等戏剧和舞蹈伴奏,最适宜表现热烈欢快的场面。

  鼓号队中作用
  小镲是在节奏中起制强作用的乐器,可以从队号和小鼓后备人员中选拔通过训练成为镲手。大、小镲在训练时不但要注意击的动作也要注意“摆”的动作,同时还要注意大、小镲之间的配合。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43535.html

声明

中国乐器文化之小钹》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