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花竹帽传说_花竹帽特色是什么

易安殿 阅读:2 2023-08-14 14:28:23 评论:0

  花竹帽是毛南族妇女用来当雨具的手工艺品,花竹帽用当地好的竹子编制而成,在生活中很实用而且耐用。花竹帽边沿还会编制一些花,显得花竹帽更加的精美,简单大方。花竹帽的来源是什么?花竹帽的传说是什么呢?

毛南族
  花竹帽的介绍
  广西环江县毛难族花竹帽,是供毛难族妇女当雨具用的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毛难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即在帽底编织花纹的意思。该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篾子编织而成的。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

  花竹帽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汉族青年,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就用哪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竹和墨竹的毛难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顶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它上山继续砍竹。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难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一会,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在汉族青年帮助下,那位毛难族妇女把“顶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难山乡流传开来。毛难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招待所,18岁的毛南族女服务员谭珍把自己刚刚编织了不到一半的毛南族花竹帽拿到记者面前。与展柜里的花竹帽比起来,她的作品只能勉强“过关”。
  2005年3月,谭珍在县里面组织的培训班上学习这门手艺。“断断续续地编这半顶帽子已经花了两个月,技术差得远,”谭珍羞涩地说。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与贵州交界一带,是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近7万毛南族同胞中有大约5万聚居在这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毛南族善于融入外来文化的特性,毛南族的建筑、服装、工艺和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处于消失的边缘,目前正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精心保护中小心地传承。

  作为毛南族象征的花竹帽,是用竹子作材料手工编织的一种外形类似斗笠的帽子,工艺复杂。在有30多万人口的环江县,75岁高龄的毛南族老人谭顺美目前是花竹帽编织工艺唯一的传人。
  顺美生活在环江县下南乡古周村。据谭顺美介绍,在他小时候,村里很多人以编织为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他身边会编花竹帽的人越来越少,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古周村花竹帽编织艺人相继去世。岁月沧桑,编帽技术转眼间已成了谭顺美的“独门绝技”。
  “要不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偶然发现了谭顺美老人,花竹帽的编竹工艺也许就真的失传了,”环江县县委书记韦胜红说。

  从1998年开始,环江县政府划拨行政经费开办培训班,每期组织十几名心灵手巧的毛南族姑娘跟谭顺美学艺。但是由于工艺难度大,耗费时间长,又见不到眼前的经济效益,县里只能靠发工资吸引到一些学员。2005年初农闲时,环江县政府举办了3期培训班。在谭顺美的精心指导下,又有几十名姑娘初步掌握了花竹帽的编织方法,但是都谈不上“学成”。
  “花竹帽是毛南‘族宝’,由它衍生的花竹帽歌舞等花竹帽文化是毛南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只希望能有几个人掌握这门手艺,使‘族宝’能够流传,让花竹帽编织手工艺获得新生,”环江县委宣传翟红玲说。

  与花竹帽工艺比起来,毛南族傩戏面具的命运令人欣慰。这枝一度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奇葩,如今经过毛南艺人的努力又重放异彩。
  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傩戏是毛南族的民间传统舞蹈,表演过程中始终戴着被称为傩面的木制面具。用优质木块雕琢而成的毛南傩面一般30公分高,20公分宽,共有文、武、善、凶四大类72种面相,性格、神态各有其特点,靠毛南族艺人在民族口头文学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想象创作。

  小结:毛南族的花竹帽原来还有这样的传说,已经成为了毛南族的象征,显然花竹帽也是毛南族的文化之一。

  你可能还喜欢:
  毛南族南瓜节简介,毛南族习俗盘点
  古老的还愿习俗:毛南族肥套
  浅谈:句句真情的毛南族音乐
  毛南族乐器有几类,毛南族乐器有什么特点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43336.html

声明

毛南族花竹帽传说_花竹帽特色是什么》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