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柴头会和蜡烛会

易安殿 阅读:4 2023-08-06 18:11:45 评论:0

柴头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蜡烛会每年二月二十一,各历时三天,在这两会上能买到不少好东西。

“柴头会”和“蜡烛会”是武夷山的两大民间集会。两会沿袭至今,实际上已成为福建闽北地区,两个较大规模的农副产品交易会。通过交易活动,农民既能销售自己的农副产品,又方便买到春耕生产所需的物资,为农民的和谐生活和新一年农作物高产丰收创建了必要条件。

柴头会,据《武夷山志》记载:以城关为中心,每年农历二月初六,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及一切日用品于城防售之,故得名。在中国,每一种节都有传说,如果没有传说,似乎缺少了一种味道,特别是民间的节日,更需这些传说衬托。柴头会也不例外。起源竟然与农民起义有关。

据《崇安县志》记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洪秀全“太平军”的影响下,崇安和全国各地一样,四乡农民纷纷起来抗捐抗税,反对奴役压迫。县衙官吏见势头不妙,便加紧检查,下令不准农民携带凶器铁器之类的东西进城,只允许挑柴、扛木、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四乡农民在起义首领陈顺光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凌晨,扛上木棍、竹叉和扁担等进城,一声令下,冲进县衙门,官军抵抗不住,四下逃走。县官在众怒面前,下令免除农民的“竹税”“明笋税”“茶叶税”等,起义获得了胜利。人们为纪念这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举行一次盛会,取名为“柴头会”。

“蜡烛会”起源于唐朝,是为悼念辟支古佛而起。辟支古佛姓翁,号藻光,吴屯瑞岩人,河西节度使翁承钦之子,出生于唐武宗会昌甲子年(844年),性格孤僻。十岁出家,《古佛全传》载其“夏则褚夜衣而生,冬则扣冰而洁”。故又称“扣冰老佛”。城关有一条巷子,叫扣冰巷,就是古佛住过的地方。古佛的师父雪峰禅师说:“子冀日必为王者师,历游四方,求净僻处,以成定慧。”藻光出家后历尽艰辛,致力佛法研究,是我国古代参悟到禅学真谛的大师之一。

网址:https://yadoura.com/post/136443.html

声明

武夷山柴头会和蜡烛会》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