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民间禁忌
瑶族的人们在禁忌上到底有哪些的?对于一些永州的瑶族传统禁忌中大家可知有哪些吗,对此瑶族的民间禁忌到底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瑶族的民间禁忌
永州瑶族传统禁忌
以禁忌手段加以禳解。
生产方面的禁忌主要有,每年正月初十、二十、三十日为“禁风”日,这三天不得持刀上山,打草标要用石块压住,以示禁风,以免除当年风灾。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初十为“禁害”日,认为农作物常遭野兽和水、火危害,是犯禁造成 ,故有一禁鸟、二禁虫、三禁水、四禁火、五禁蝗、六禁野猪、七禁野羊、八禁野兔、九禁鼠、十禁獐麂。这十天不宜上山下地劳动,免遭禁忌。还有“空亡日”忌狩猎,打猎忌脱衣,放排忌言“伞”(散),开山、打厂、开窖、下种等农事忌说不吉祥的话,“阳公日”不动土,“老君日”不下种。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或“太安日”方能出猪栏、牛栏肥。
日常生活方面的禁忌,行远路或有大事出门,忌见鼠、蛇、倒大树、崩山等不祥之兆。忌脚踏火炉、撑架,忌将各种肉骨丢入灶火里焚烧,此防火灾或烧伤小孩事故发生。忌烧有字的纸张;忌坐门坎和脚踏门坎,忌穿草鞋上楼,带草帽进屋;忌穿戴白色帽、鞋入屋内;大风大雨忌高声喊叫;夜间忌吹口哨。在饮食上,忌食狗肉;师公及度过戒的人忌食狗、猫、蛇、鼠、乌鸦肉等“五味”,吃了就作法不灵。妇女忌食因产仔而死的牛肉和生蛋不出而死的鸡肉。还有建房动土要择吉日动工,上梁安大门时,忌讲各种不吉利话。住房里不许乱钉钉子,灶头忌敲打、脚踏,忌神龛前乱喊叫。妇女生育后,三天内不能出厅堂,三天后出厅时也要用布遮住下体,避免秽气熏神龛。
新中国成立后,上述各种禁忌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后,许多禁忌基本消失。
瑶族的民间禁忌有哪些
瑶族的禁忌
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推荐阅读:门巴族建筑特点
瑶族礼仪及禁忌
瑶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有的为三月初三日)举行祭龙仪式,内容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盘古、玉皇、神农等,求其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钱财顺利。祭祀的同时,举行扫寨活动。祭龙扫寨活动,禁止妇女参加,也谢绝外人进入寨子,已在本寨的外寨人,必须等祭祀完毕才能出寨。
瑶族是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
瑶族十分尊敬长辈与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
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狗肉,所以到了瑶族地区,不要打主人家的狗,不要吃狗肉,还有些地方的瑶族忌吃乌龟、蛇和鳝鱼。“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但根据各地瑶族传统习俗和谷物收成、人畜康泰的情况而定,每三五年才过一次,甚至有的12年过一次。每逢“盘王节”,村寨房舍要打扫干净,男女老幼梳妆打扮,换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尽欢而散。除此以外,瑶族还过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木莲节(也称祖先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等。大年初一妇女不串门访亲,不吃青菜,有些还在门外插一青枝或木牌。正月初三、初五、初六家人不出门。 推荐阅读:鄂温克族建筑特点
《瑶族的民间禁忌》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