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纳顿节
纳顿节土族传统的节日,同时也是土族非常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是土族的传统特色文化。那么关于土族纳顿节的风俗文化,你具体都了解多少呢?土族纳顿节有特色,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在青海省东部的民和三川地区,每年金麦登场、酩馏飘香的夏秋季节,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七月庆丰会,当地人称其为“纳顿”节。“纳顿”在土语是娱乐、玩耍的意思。“纳顿”节是三川土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是颇具特色的大型集体娱乐盛会。其活动范围达几十里,规模之宏大,场面之热烈,是其他民族、地区所没有的。从七月十二的宋家“纳顿”开始,至九月十五朱家“纳顿”结束,长达六十多天,是“天下第一狂欢节”。
“纳顿”舞蹈由好几部分组成。一开始是最隆重壮观的“会手”舞。“会手”按照辈分和年龄顺序排列成队,由上百人组成,浩浩荡荡,见头不见尾。老人们身着长袍古装,手擎扇子和古刀领队,鼓手锣手旗手紧随其后。“会手”是要摆“阵法”的,如:一字长蛇阵、龙门阵、八卦阵等。时而锣鼓齐奏,鞭炮齐响;时而摇摆分段,纵情表演,欢呼声此起彼伏,群情激昂,热闹非凡。
三川“纳顿”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跳面具舞。三川是傩舞的发源地之一,“庄稼其”、“杀虎将”等是独具特色的傩舞表演。舞剧先由“庄稼其”(即庄稼人)拉开序幕。内容是老农说服儿子立志从农,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教导他驾牛、犁地、播种、收割庄稼的方法,在鼓锣的配乐中原生态地再现了农业生产。情节质朴,神态诙谐,充满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体现了土族先民勤劳、朴实的道德品质,反映了“以农为本”的思想意识。土族神话《三岁神童种庄稼》也证明了这一点。
“杀虎将”充满神话色彩,剧情惊险粗犷,类似杂技表演,有翻筋斗、摔跤等动作。表演主要情节是:两只老虎与两只牛相抵摔跤,殊死相搏,此时杀虎将挥舞双剑,搓步前行,与老虎交战。跟随在杀虎将身边的二位勇将亦手执长矛从左右两侧相助,经几个回合的厮杀,最后降服老虎。整个舞蹈伴乐激烈,动作勇猛,气势磅礴,显示出不可战胜的集体力量。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土族先民很早以前从事畜牧业生产。《秦边纪略》和《土族简史》记载民和官亭一带土族聚居,这里过去森林茂密,野草丛生,虎豹豺狼肆意出没,对人畜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个舞剧反映了土族祖先畜牧业生产的艰辛,长期以来被种种自然灾害所侵扰。虎可怕的样子,使他们形成了一种长期的恐惧,逐渐变成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虎的凶残和勇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对虎产生了敬畏。把杀虎将比作土族祖先的化身,在杀虎将身上集中体现了土族人民与大自然斗争的英勇精神,寄托人类战胜邪恶、战胜自然的愿望。这出剧是为了纪念他们先民战胜自然丰功伟绩而演的。对于培养、强化出尚武精神,增强民族内聚力,保护推动土族的生存发展,发挥了它应有的正向历史功能。
“纳顿”最后一个内容和程序是“跳法拉”。它对考察研究土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审美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当锣鼓齐鸣时,法拉头扎黄色丝带,身穿对襟褂坎肩,踏着细碎的步子,手持,两腿、两鼻孔、两手、两肩、两个奶头、身上共插着“十二钢钎”,频频点头,抖动古刀,口中念念有词,似舞似歌。“法拉”替黎民百姓祈祷神祗保佑,驱除邪恶,来年好景。这出舞剧可能由“巫舞”发展而来,给“纳顿”蒙上神秘的宗教面纱。结合土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不难看出土族早期信奉萨满教。“法拉”实际上就是萨满。如今土族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如念青苗经等仍由萨满主持。土族每当举行较浓的宗教庆典活动如纳顿等总是香烟缭绕,烛照万物从“纳顿”的形式看,它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庆贺丰年的庆典仪式。“纳顿”的规模宏大,形式隆重,内容丰富,“纳顿”是三川土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纳顿”会期间,土族群众各家各户宾客盈门,载歌载舞,庆贺丰年。这一天,各家各户亲戚都前来庆贺,他们所带来的礼品也都是用当年的新面做成的馍馍。而且人们在送礼的时候,利用面粉的可塑性,制作各种花纹,使馍馍成为吃和造型艺术的综合体。
“纳顿”是土族文化的结晶,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集中表现形式,它还是一个土族人民对自己祖先的缅怀、崇敬的纪念活动,表现了土族人民的智慧。
小结:纳顿节中的那顿在当地的语言中有着娱乐的含义,这个节日也是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这个节日人们会祭祀悼念自己的祖先,然后会有系列的庆祝活动。
《土族纳顿节》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