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北京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
北京人的性格,是北京这个特殊文化土壤孕育的产物。北京的城市性格,也是建立在古都文化、华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积淀上,在官学两极的强大磁场中定型的。北京人重视宏观思维,与上海和南方的理论研究注重实用、微观、可行性、可操作性相比,北京人特别热衷于整体、宏观、战略方面的研究。上海作家写作,往往以小见大,从凡人小事、日常生活中透析社会人生,大致是一种平视角度。而北京作家多以俯瞰人生的姿态,居高临下,对芸芸众生嬉笑怒骂,追求超越现实的人生价值。
北京人具有某种贵族精神,身上兼有贵气和霸气,这无疑是皇城文化、上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对应物,它也可以说是北京城的灵魂。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一个集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党政军机关,最大的金融商业机构,最大的科研单位,最大的高等院校,最大的信息网络,最大的体育场、出版社、报社、电台、电视台和最大的国际机场。世界各国的大使馆都在这里,世界各国的精英人物和重要信息业都在这里出出进进。别的地方有的,北京都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北京也有。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浓厚的政治氛围使北京人对于政治情有独钟。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崇尚政治是没有职业之分的,即使是街头小贩,甚至也会当街大谈特侃政治。政治就像北京人生活中的盐,没有它,北京人的生活就会变得寡然无味。但正所谓:政治是盐,幽默是味精。北京人的幽默也是首屈一指的,如有人讽刺秃顶者一缕头发覆盖头顶为“地方支援中央”;长发滑落下来为“中央下放地方”。
北京人“牛”,有权的人“牛”,没权的人也“牛”,有钱的人“牛”,没钱的人也“牛”,这种“牛气”与生俱来,根深蒂固。出门就能看见天安门,能不“牛”吗?早上送孩子上学、晚上下班买菜都是从国家部委大门经过,能不“牛”吗?所住小区组织的文艺汇演可以一个电话叫来几个当红的明星大腕,能不“牛”吗?国际马拉松比赛就从胡同口经过,人家还懒得去看,能不“牛”吗?
在北京,只要是国际国内出了点什么有影响的事,那就好看了,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几乎全都是专家学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舍我其谁。从沙尘暴到灭蟑螂,从普京连任到工人下岗,从萨达姆被捉到台海局势紧张,从巩俐的“红高梁”到张柏芝的影视轶闻,眉飞色舞,唾沫四溅,整个一幅“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北京人的“牛”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从来就是一个敢于独立思考同时也敢于发表见解的城市。唯其如此,它才会成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京一直有着一种高贵之气、幽默之气,而贵族精神不是一朝一夕所致,它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熏陶。北京人有着身处“首善之区”的世俗优势,所Pipit京人大大咧咧的气质,的确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底气。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宏伟整齐,城市建设颇有气派,是北方内陆型城市的代表。正因如此,北京才成为中国最大气的城市。明白这一点,也就大致能弄清北京人“大气”的来历了。
文章来自星②座网,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北京人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