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山瑶的服饰文化
茶山瑶其实是瑶族的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的语言,就例如我们如今每个城市的方言。我们都知道,瑶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我们貌似并不是特别了解茶山瑶的服饰文化。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吧!
茶山瑶为大瑶山瑶族五支族系(茶山瑶、坳瑶、花蓝瑶、盘瑶、山子瑶)之一,其服饰与其他族系有不同,并且具独特之处:
茶山瑶服饰概述
茶山瑶通常着短上衣,男服是对襟补扣,女服无扣佑花边,穿时以右襟压左襟,用腰带系稳,有的地区则是大衣襟,类似汉族姊妹装。男女裤子特别,裤腿较宽,男裤长,女裤过膝,另有脚套;老人都穿龙头绣花鞋;茶山瑶服饰的衣料花色较简单,只有白、蓝、黑三色。春夏多着蓝、白色上衣,秋冬则穿黑色衣服。裤子均为黑色;丝织带子是茶山瑶有别于瑶山内其他族系的一种特殊装饰品,又是劳动必须用品。
茶山瑶既种水田又耕山。水田、山地远离村寨,外出劳动需带中午饭或其它物品。因山高路窄,不宜挑担,全靠背负,瑶民便用黑布缝制在带沿,以作背负之用。丝织带子和峰形带子因此成为茶山瑶的特殊标记,同时又是婚媾的必备嫁妆;丝带更是姑娘喜用的邀情信物。
茶山瑶内部服饰之差异
茶山瑶内部服饰的主要差异在妇女头饰,因居住地域不同,大体上有四种样式:
第一种银钗式。风格较为独特。成年妇女的头饰,用三块长约一尺二寸、宽约二寸、重一斤至一斤四两的银板弯成弧形顶戴头上。分布地区有金秀沿河十村,长垌乡的道江、长垌、容洞、滴水、平道,三角乡的上盘王、下盘王等村,约三千八百余人,占茶山瑶总人口的一半。
第二种是银簪式。头上梳成古代仕女似的发髻后,插上一支四齿大银簪(长方形,上有花卉图案,约重三两),瑶语称“宾彩”。分布地区有金秀镇的丁卜、长滩、长二、寨保、将军、杨柳、三片、六段,忠良乡的土县,三角乡的六定;罗香乡的平竹、平林等地插银簪,但银簪较小,且无花纹。戴此种头饰的约有二千三百余人,占茶山瑶人口的31%。
第三种是竹篾式。发髻上罩一个用竹篾(现代或用铁皮代竹)弯成高寸许、直径为三寸的圆圈。分布地区有金秀镇的罗梦、古卜等村,忠良乡的立龙等村;约三百九十人,占茶山瑶人口的5%。
第四种是絮帽式。发簪上均罩有头巾,头巾的一端接有棉纱絮絮,包头时叠成帽状。分布地区有忠良乡的上卜泉、下卜泉、滴水、板显、岭祖、巴勒、屯打等村,约一千一百人,占茶山瑶人口的14.4%。
解放后,中央人民民政府派访问团来到瑶山,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瑶族人民大力发展经济、民族文化建设。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提高,随着瑶山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达,瑶民服饰已经正在经历发展、改革和变化。瑶族人民把心爱的民族服装赠送给毛爷爷。瑶民也自由地选择穿用包括汉族衣饰在内的自己喜爱的衣饰。在服饰上,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和睦团结。
您可能也喜欢:
细谈蒙古族与哈达的礼仪文化
惟妙惟肖的彝族“跳菜”文化
特色明显的蒙古族赛马文化
神奇的彝族火把节三部曲
《浅谈茶山瑶的服饰文化》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