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冰玉堂与自梳女

易安殿 阅读:3 2023-09-25 18:53:31 评论:0

冰玉堂坐落在顺德均安镇沙头管理区,落成于1950年,又称鹤岭静安舍,是当地自梳女群体合资筹建的安老院。冰玉堂最热闹的时候,有70多位自梳女在此养老,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部分自梳女的离去,已无人居住在此。

2012年,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将顺德自梳女的文化产物完整地保留下来,对这一段历史完整地再现和还原,展现这一群奇女子的独特文化。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免费开放。

说起自梳女,多认为其兴起的缘由是中国古代封建礼法严苛,不少女性不甘受虐待,矢志不嫁,以此形式来反抗命运。她们有的担心婆家不好,会挨打挨骂,所以选择自梳;有的是为了给家庭增加劳动力,减轻负担;有的则是为了自由与独立;还有人是因所谓的“阻头不便、跨头不祥”,即子女要依照长幼之序依次结婚,若第一个子女没有婚配,后面的就要一直等待,为了不耽误弟、妹的婚姻,她们或自愿或被迫自梳。

自梳女也称妈姐或姑婆,“自梳女”一词据说是由于过去珠江三角洲的未婚女子都梳长辫挂在背后,到结婚时,才由母亲或女长辈替其把辫子挽成一团紧贴在脑后勺,称为髻。而自梳女们则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己将辫子挽成发髻,以示终生不嫁,独身终老,也算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女性文化。冰玉堂正门门楹上的对联“冰玉堂中诚雅洁,静安舍内满清芬”,正是她们的真实写照。

自梳女”平日可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年老或病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

不落家是自梳女子的一种假婚习俗,为遭父母强迫嫁人抗争无效所采取的折衷办法,过门行婚礼而拒绝同丈夫寝处,三朝回门后即长居母家不返,故称“不落家”。

20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业衰落,这一带的年轻女性转而结伴到南洋打工。她们有的原本就已自梳,有的则是五六十岁时,买来供品拜祭天地,成为了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

自梳女们到南洋打工,并不购置物业。为了年迈之时有一个养老的地方,自梳女们决定共建一个居住的场所。在1949年,新加坡的华侨成立同乡会,顺德的自梳女遂共同出钱,通过同乡会,在顺德修建起了冰玉堂,于1950年秋落成。

冰玉堂有着明显的西洋建筑特征,拥有大量的几何构图,色块鲜艳;整个建筑共分两层,圆柱圆门,三间二进,包括门厅、庭院、前堂、冰玉堂、偏间。其中一楼厅堂主要用于聚会和摆放神位,自梳女都有牌位,所有牌位都摆放在冰玉堂明显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写在黑纸上,生者的名字则写在白纸上。每年七夕、中秋和春节等节日,自梳女就会聚集在此举行活动,拜祭死去的姐妹,并展览自己的手工艺品,供人欣赏。二楼则是自梳女的卧室,不过屋里的床铺等都已拆除,只剩下木板地面和青砖墙壁。

此外,冰玉堂里供奉有不少神像,如观音、济公、关帝等。因而其也挂满“塔香”,“塔香”的形状如同蚊香,直径约为1米长,一支香可以烧1个月,当“塔香”吊起来时,就成了宝塔的形状。在挂起来的“塔香”下方,还可挂上进香者的名字。

冰玉堂是珠三角地区自梳女历史的重要见证,记录着自梳女这一独特群体的历史和文化。

网址:https://www.yadoura.com/post/179797.html

声明

广东顺德冰玉堂与自梳女》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