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历代祖师列表,禅宗历代都有哪些高僧
菩提达摩(?~536) 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
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
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
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慧可(487—593) 慧可,一名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
俗姓姬,虎牢人(今河南荣阳县)。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
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
慧可从达摩学了六年,精究一乘的宗旨。达摩寂后,他即在黄河近边一带韬光晦迹;但因早年已名驰京畿,许多道俗前访问道,请为师范,他随时为众开示心要,因而道誉甚广。
禅宗三祖僧璨(?-606) 亦作僧粲、僧璨等。隋代禅僧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
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
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
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
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
着有《信心铭》传 四祖道信( 580-651 ) 俗姓司马,河内(治所在河南沁阳)人,少年出家,以僧璨为师,隋大业十三年( 617 )领徒众抵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后至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大弘达摩禅法,并创立自家门风。曾多次力辞唐王朝的召请,安居山中传法三十余年,门徒达五百余人。
付法于弘忍,开东山法门,另有金陵牛头禅法融一系旁出于道信门下。达摩一系的禅法传至道信,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禅法的思想也有相当的发展,达摩所籍之教为《楞伽》的心性说,同时融入了《般若》的离言扫相,但达摩未对此作理论上的论证,道信则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般若与楞伽的结合作了论述和发挥,他提出的随心自在,无碍纵横,成为中国禅宗修行生活的基本态度。
弘忍(601—674) 弘忍,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七岁时,从四祖道信(580—651)出家,年十三,正式剃度为僧。
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
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
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六祖慧能 惠能(638~713),唐代僧人。
中国佛教禅宗六祖。一作慧能。
俗姓卢,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幼随父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
父亡随母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卖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
唐龙朔元年(661)在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五祖乃令其随从作务,劈柴踏碓八个多月。
其时弘忍年事已高,急于传付衣法,命弟子作偈以呈。时神秀呈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以为未见本性,未传衣法。惠能口诵一偈,题于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见此,唤惠能到堂内为其讲《金刚经》,并传以顿教衣钵,命即南归。 惠能南归广东后,于仪凤元年(676)正月初八到广州法性寺。
据《瘗发塔记》载,当印宗法师在该寺讲《涅盘经》之际,“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闻之竦然,即于正月十五日为他落发,二月初八受具足戒,因而有瘗发塔的遗迹。
惠能说法,“以定慧为本”,又曰“先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就是虽有见闻觉知,而常空寂之意。
关于“顿悟”。他的解释是:自心从本已来空寂者,是顿悟。
即心无所住是顿悟;今于顿中立其渐者,即如登几层之台,要藉阶渐,终不向渐中而立渐义。又说: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
此一辈人,不可共说,为邪见故。他还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定偈语,不但扼要地说明了禅宗源于般若,而且为禅宗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们的建立门庭,影响极大。
开元二年(713),惠能卒于新州国恩寺。韶、广二州门人,迎惠能遗体至曹溪南华寺供奉至今。
谁能给我讲讲禅宗历代都有哪些高僧?禅宗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宗派。
纯粹是中国佛教的产物。 具体的讲,应该从菩提达摩到中原算起: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面壁十年) 二祖:慧可(立雪亭、断臂求法) 三祖:僧粲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至四、五祖,均以《楞伽经》为主,加入《金刚经》般若内容,但未发展为禅门主流) 六祖:北方神秀 南方慧能:禅宗的真正建立,应该从此算起,形成禅门五家 1、沩仰宗: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佑(大圆禅师)——仰山慧寂(智通大师) 2、临济宗: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 后分化出 6、黄龙慧南(****日本临济宗) 7、杨歧方会(*****大慧宗杲 ***** 日本黄檗宗*****憨山德清) 3、曹洞宗: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洞山良价(悟本禅师)——曹山本寂(*************日本曹洞宗) 4、云门宗: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云门文偃(*****明教契嵩) 5、法眼宗: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玄沙师备——罗汉桂琛——清凉文益(大法眼禅师)(****永明延寿)。
谁知道五祖叫什么呢?就是禅宗里面的几个祖师爷,六祖慧能我知道禅宗五祖弘忍 简介 弘忍(公元601-674年)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
祖籍浔阳(今江西九江),后迁居蕲州黄梅(今湖北黄梅)。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俗家姓周。
《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 遁入佛门 他七岁时,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所遇见,道信叹曰:“此非凡童也。
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
于是就派人跟随他回家,征求他家长的意见,能否让他出家作为道信的弟子。他的家长欣然同意,并说:“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
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骇,那堪击训?若重虚受,因无留吝”。
这样,弘忍就被带到了道信主持的双峰山(又名破头山)道场。 东山法门 年十三,弘忍正式披剃为沙弥。
他生性勤勉,白天劳动,晚间习禅。在三十多年中,道信常以禅门辅测试之,而他则能够“闻言察理,解事忘情”。
道信知其为根器,把道都传给他了。道信死后,弘忍继任双峰山法席,领众修行。
其后,参学的人日见增多,他乃干双峰山东冯茂山另建道场,取名东山寺,安单接众。由是其禅法,被称为东山法门。
大满禅师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为觅法嗣,乃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自己的悟境。 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听说之后,亦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将两偈比较,认为慧能的悟境高于神秀,遂将衣法密传给慧能,命他连夜南归。
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弘忍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唐代宗谥号大满禅师。
禅学思想 弘忍得法于道信之后,先后住双峰山和东山寺两地数十年,足不下山,唐高宗曾两次遣使请他到京城,都被他婉拒。高宗仰其德,慕其名,乃送衣、药到山供养。
弘忍的禅学继承道信的思想而来,主要有二依: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师利般若经》的一行三昧。 《宗镜录》卷九十七谓弘忍常说:“欲知心要,心是十二部之根本。
诸佛只楚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
由此可见弘忍的禅对心是十分重视的。据传弘忍有《修心要论》之作行世,但在历史上《楞枷师资记》的作者净觉不同意。
他认为那是别人的伪托,因为弘忍是“不出文记”的。 但是净觉又说他“口说玄理,默授与人”。
这本书很可能是他说的“玄理”,听法的弟子记录,整理成书之后,取名《修心要论》。不过这也只是推测而已。
弘忍注重的心,不是我们所说的杂染心,而是真心,或称为清净之心。此心本来清净圆明,只因烦恼所攒,不能显露。
习禅的目的,就是要断除烦恼,体证自己的真心,即平常所说的“明心见性”。 中国的禅学,自达摩以来,以《楞伽》印心。
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了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弘忍是道信的弟子,他继承了老师的禅学传统,但他又增加了以《金刚经》印心的新内容。
这反映禅学在不断地发展。 生活创新 在生活作风上,弘忍也有创新。
在他以前,禅者都是零星散居,一衣一钵、修头陀行,随遇而安。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者的生活为之一变,禅徒集中生活,自行劳动,寓禅于生活之中,把搬柴运水,都当作佛事。
又主张禅者应以山居为主,远离嚣尘。这种生活的变化,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
后来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创丛林,立清规,道场选址在深山老林,称道场为“丛林”提倡农禅并重,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都是受了道信、弘忍禅风的影响。 重要地位 中国的禅宗在弘忍时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学禅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弘忍的门徒数以万计,但是能够弘法的人并不多。《楞伽师资记》和《历代法宝记》说有十一人,《传灯录》作十三人。
圭峰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作十人,又说十三人。各说不同,甚难统一。
综合不同的说法,共约二十五人。弘忍临死之前也说到他弟字中能够弘法的人不多。
他对玄蹄说;“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这十个人,据说就是神秀、智洗、刘主簿、惠藏、玄约、老安、法如、慧能、智德和义方。
而在此十人中,最突出和影响最大的是神秀与慧能。此二人虽然是同一师承;但所传禅法则不尽相同。
慧能在南方。 其禅法宗《般若》为顿门,神秀在北方,其禅法宗《楞伽》为渐门,世称南能北秀或南顿北渐。
后来南禅北移,其方法更为简便,使神秀在北方的神法逐渐失势,南禅进而形成一统的天下。无论是南禅还是北禅,都是出自弘忍门下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弘忍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传说 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因缘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
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当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能够听闻吗)?”四祖回答说:“汝已老,脱(倘或)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等待)汝。
”栽松道人听了,当即离开了四祖,来到河边,正好碰见有一位少女正蹲在那里洗衣服,于是上前问讯道:“寄宿得否?”少女回答说:“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栽松道人说:“诺我,即敢行(只。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有那些及他们的创始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三论宗、隋吉藏创立。
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三论立宗,故名。唯识宗:唐朝三藏玄奘大师,集大成者是玄奘大师门下高足窥基法师。
律宗:唐代道宣。华严宗:唐杜顺和尚(传系文殊菩萨转世)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净土宗:实际创立者为唐代善导。
历代祖师并无前后传承法统,均为后人据其弘扬净土的贡献推戴而来。 密宗: 即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中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
其中影响较大的宗派是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和禅宗。 唯识宗——大慈恩寺,密宗——大兴善寺,律宗——净业寺,净土宗——香积寺,三论宗——草堂寺,华严宗——华严寺,禅宗——少林寺,天台宗——国清寺。
禅宗历代祖师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以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量数,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鞠?多尊,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迦难提尊者,十八迦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
汝等向后,递相流传,毋令乖误。
禅宗的创立者是谁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编辑本段]历史简介
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来来到嵩山(今河南登封市)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编辑本段]顿悟祖师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神秀作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忍以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六祖都是什么佛六祖指的不是佛,而是佛教禅宗的祖师。
六组由来
一、禅宗六代祖师之统称,即一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大藏法数卷三十八)
二、指禅宗第六代祖师,即惠能。祖籍河北燕山,岭南新州(广东新兴)人,俗姓卢。幼丧父,家贫,鬻(yu)薪事母。偶闻诵金刚经,萌出家之志,遂投五祖弘忍座下,并嗣其法,后于韶阳曹溪宝林寺树立法幢,大弘禅宗顿悟之旨,为达摩祖师入东土后之第六代祖师,世称六祖大师。六祖说法详见于《坛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于唐先天二年,在曹溪入定二十余天,和四众告别,说偈坐脱。留下金刚不坏的肉身,既未注射防腐剂;又非真空密闭;广东气候炎热,环境潮湿;至今已历1200余年,不腐变,不枯槁;依然神态安详,栩栩如生。肉身现供奉在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科学还无法解释,佛法真不可思议。
佛经说:大彻悟人,法身报身,了无有二。是以肉身不坏,发爪能长,威仪摄物,历劫香光。作肉身观如是,作法身观亦如是。
《禅宗历代祖师列表,禅宗历代都有哪些高僧》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