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村寨
侗族是以依托山水而据,以村寨形式居住的房子,比较大的村寨有三到四百户人,小的户型有五十几户。那么关于侗族村寨有哪些特色,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
在我国湘、黔、桂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带,山峦重叠,杉木葱茏,桐茶遍岭,江水奔腾。侗族的无数村寨,就遍布在这一带的苍翠的山谷里。
侗族约有二百五十一万人(一九九零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镇远、剑河等县,其次是湖南省的新晃、通道、绥宁、城步、会同、藏江等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龙胜等县。
侗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由于侗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汉族,长期在经济和文化上密切交往,因此侗语吸收了不少汉语成分。解放前,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一直通用汉文。解放后,一九五八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
侗族的族源可能是由“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成。秦汉时期,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聚居着许多部落,统称之为“骆越“(百越的一支)。魏晋以后,这此部落又被泛称为“僚“。侗族也属于僚的一部分。目前侗族的分布和属于“百越“系统的壮、水、毛南等民族的住地相邻,语言同属壮侗语族,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关于侗族名称的由来,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洞人“(峒人)、“洞蛮“和“洞苗“的记载。后来,“峒“或“洞“便演变为对侗族的专称了。
侗族地区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平均温度摄氏十六度左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一千二百毫米,为发展农、林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侗族人民主要经营农业、兼营林业。在农业方面,盛产水稻,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油菜、黄豆等。其中以棉花、烟叶的产量较大。榕江的棉花柔软洁白,品质优良;从江的滚郎茶,香幽味俊;黎平的玉兰片,新晃的烤烟,通道的核桃,以及各地出产的香菌等和药材木姜子、五倍子、茯苓、沙参、麦冬等,都是侗族山区享有盛名的土特产。
林业方面,主要有杉、松、油桐、油茶、漆树等。侗族山区素有“杉海“之称,杉木产量很多,树干笔直,成长迅速,防腐性强,为建筑的优良栋材。杉木尤以“十八年杉“为最着名。过去侗族习俗,每当儿女出世,就种植杉木,十八年后杉树成材,砍伐出售或建造新房,作为儿女婚嫁之用。“十八年杉“因而得名。
人种服饰
侗族的服饰朴素美观。男子大都穿青色或蓝色对襟短衣和长裤,南部山区则穿右衽无领衣和包头巾。妇女的衣着色彩有青、紫、蓝、白等。分为穿裙和穿裤两种类型。走进侗乡,你就看到一队队侗族姑娘,头戴花头巾,脚上穿着花脚绑(即花绑腿)、勾花鞋。尤其是上衣,真是“百花吐艳“。胸前的青布围胸,绣有一朵大花,侗语叫“花打“,即“中心花“的意思。围绕这朵大花,在衣边、衣角、袖口、前后左右绣有几百朵花。花类有油茶花、油桐花、桃花、李花、杜鹃花等几十种。全部用各种棉线或绦线绣成。有的还在胸围上端绣有“长命富贵“的字样。各地妇女的服饰不大一样,但是“爱花“却是她们服饰的共同特点。
民居建筑
依山傍水是侗族村寨的特点。侗寨在群山环抱中,梯田层迭,寨边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达六、七百户,小的寨子也有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筑,一般都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二、三层的小楼房,也有四、五层的大高楼。在河边或陡坡上的寨子,依据地形建成吊脚楼房。一般楼上住人,楼下圈牲畜、堆放柴草杂物等。富裕的住宅多高墙深院,雕梁画栋。侗寨木楼稠密,鳞次栉比。寨中有鱼塘、禾架。道路多用石板或碎石铺成。
鼓楼是侗寨中的一种很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一般的村寨都有一座鼓楼,较大的寨子多到三、四座以上。鼓楼是侗族人民用以聚众开会、休息娱乐的场所,特别是逢年过节,侗族人民聚集在楼前广场上唱歌跳舞,所谓“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鼓楼的建筑,下部一般都呈方形,上面瓦檐呈多角形,飞阁重檐,层层而上,形似宝塔,高耸寨中,巍峨庄严,气概雄伟。贵州从江县高增寨的喜楼高达十三层,结构精巧,瓦檐塑有龙凤花鸟,秀丽玲珑,蔚为壮观,反映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
在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筑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除了木质结构之外,还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名为“风雨桥“的一种长廊式木桥,以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高度的建筑技巧而负盛名。风雨桥一般长达六十至一百米,宽四、五米。三江着名的程阳风雨桥,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座桥长达一百六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高离河床十五至二十米,桥上盖瓦,桥中建有多角宝塔形的楼亭五座。瓦顶雕花刻画,通道两侧有栏杆、长凳,形如游廊,供行人观赏休息。桥梁和鼓楼的构造不用一颗铁钉,只是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精密。其坚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损,这是侗族建筑工程的特色。侗族山区还有许多供人休息的凉亭,叫“风雨亭“,建筑也很精巧雅致。
生活方式
侗族过去在生产生活中禁忌很多,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锦屏侗乡,来往礼节有独特的“六不“:一不争路,在路上遇人不争路;二不收过渡钱,不论本乡土人或江湖远客过渡,一律不收过渡费;三不“踩生“,逢哪家有小孩出生,就留步,不忙进屋;四不架筷,到侗家作客,吃饭不再吃了,不能把筷子架碗上(与喝油茶不同);五不进房,家庭主女的卧室,男客不能乱进;六不剩位,在侗家作客,坐的时候不能叉脚,架“二郎腿“,起座时,要把坐凳放靠板壁,叫不“剩位“。
节日文化
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
小结:侗族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村寨,当地人的服饰都是比较的简单,男子多为蓝色或者是青色的服饰。当地人居住的民居也是非常的有特色,很多房子都是鼓楼,然后依山靠水,非常唯美。
《侗族村寨》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