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历史沿革
本期中国民俗栏目,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56个民族其中之一的毛南族。毛南族主要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他们自称“阿难”。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毛南族的信息,就快往下文瞧瞧吧。
毛南族简介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着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九万大山、凤凰山和大石山一带,而广西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之乡”之称。
毛南族历史沿革
从宋代开始,在汉文史稿中记载,今广西环江县境内先后有“茆滩”、“茅滩”、“冒南”等地名。岭南百越支系有地名与族名合一之俗,毛南族也是以地名族。解放后,称为“毛难族”。八十年代根据本族意见改“毛难族”为“毛南族”。
毛南族是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唐以前的僚,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据记载,今毛南族聚居的地区在唐贞观年间为思恩县地,属岭南道环州管辖;宋代曾为抚水州属地;元代属庆远路管辖。明正德元年思恩县玫属河池州。清代,思恩县属庆远府。光绪年间,在毛南族聚居地区设置“毛难甲”。“甲”之下划分上、中、下三“额”、“额”设“总团”。“额”
之下以设“牌”,设有“牌头”,一般管辖10户。为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毛南族人民曾不断起来斗争。在抗日战争中为打击日寇、解放战争中抗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南族语言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一说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台-卡岱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和少数学者认识。2010年后出现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毛南文字拼音方案。现流传于部分毛南族知识分子中。文字详情见“毛南网”。句法特点粗略来说属SVO类型(即主语+动词+宾语),如(他/她)(去)(集市)“他/她去赶集/赶墟”;中心语位于修饰语之前,如(猪)(黑)“黑色的猪”。
现代政治经济词汇多为西南官话借词,而老的汉语借词多为平话借词。语音方面,一般认为有8个声调(实际只有6个能区别意义的调值);毛南语的声母系统(80多个声母)比汉语(约20个声母)、壮语(约30个声母)等要复杂。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受过学校教育者通汉文。毛南地区小学、中学采用汉语课本,用汉语普通话讲授,但小学老师讨论教案多使用毛南语。
毛南族聚居的中心区--下南乡政府日常语言通常是毛南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政府官方语言是汉语西南官话。毛南族的另外一个分支(约占人口1/3)聚居于贵州南部的平塘、独山等县,通用“扬黄话”,所以也叫“扬黄人”(见陆天桥着《毛南语语法》美国佛罗里达:环球出版社。2008)
小编总结:
上述正是关于毛南族历史沿革的相关资料,各位如果要了解的更多关于毛南族的相关信息,不妨查阅星座360网。
《毛南族历史沿革》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