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杜甫江阁
杜甫江阁,属于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2002年正式修建,2005年9月19日整个建筑向市民进行试开放。
杜甫江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河东城区西湖桥,地处湘江路中段和西湖路交界处,临湘江为湘江风光带的一部分,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
江阁园林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共分四层,高18米。成为长沙湘江岸畔的一座标志性景观。
杜甫江阁为四层建筑,室外地面(江堤地面)至檐口底高15.9米,至屋面脊顶高约19.5米。该建筑二层平面为杜甫纪念馆,馆正中立杜甫塑像,外墙2.1米高开高窗,实墙上用绘画介绍诗人生平,三层及四层为诗画会所,集名人雅士会诗作画,一层为诗词书画纪念品商店。建筑立面为中国传统仿唐古建筑形式,朱红色柱,仿古格栅窗,白色墙。
二楼纪念大厅正面为大型木制浅浮雕《杜工部潇湘行踪图》,展示了杜甫在湖南生活时的行踪,与大厅中央杜甫雕像交相辉映。
杜甫江阁一楼,展示了丰富的历代文物,包括历代古籍善本,湖南名家字画,历代瓷器,青铜器等,为湖南文化的寻根溯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明。
杜甫江阁屋面歇山顶,远挑檐口,青黑色筒瓦曲线屋面,曲线舒展,体现唐代建筑古朴、雄伟、厚重的基本特征。面向湘江大道及湘江的东、西两立面均为主立面,于屋顶檐口下立横扁,上书“杜甫江阁”四个大字。
杜甫江阁主体建筑的文化工程主要围绕杜甫在湖南、长沙的诗歌以及杜甫对湖湘文化的影响而设计,同时注重环境的整体布局,营造最佳的历史文化氛围,适应不同社会层次的受众,达到知识与休闲的融合效果。
据史记载,唐大历三年(768)秋,杜甫从蜀中远赴湖南,准备投奔旧日好友、正待调任潭州剌史的韦之晋。不料杜甫赶到长沙之日,韦却不幸在此前暴卒,贫病交加的杜甫因此在长沙度过了人生后两个年头,留下了长沙驿楼和杜甫江阁等史迹。两年里,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这些史诗为湖湘文化添光增彩。
杜甫初来长沙时寄居舟中,船常停在南湖港。因而南湖港附近的长沙驿楼便成了杜甫送别友人的地方。杜甫两次送别刘判官,写下了“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和“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的诗句。驿楼即驿站,是古代驿道上供驿吏或来往官员、客人歇宿、换马之地。据《元和郡县志》载,唐代由长安抵郴州的驿道从潭州南通过。因而唐诗中长沙驿楼亦称“南楼”,如柳宗元《长沙驿前南楼感旧》诗有“今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之句。
后来杜甫移居湘江边租佃的楼房(传说在小西门一带),杜自称为“江阁”。《江阁对雨有怀》诗云“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说明楼房中可正面俯视江中波涛。
《江阁卧病走笔》诗中“客人庖厨薄,江楼枕席清”则把江阁的简陋、诗人的潦倒刻画得入木三分。所幸的是,杜甫在江阁中有两次欣喜的友人之会。一位是官至御史“佐湖南幕”睥苏涣,两人在阁中饮酒品茗,谈诗论文,极为融洽。杜甫描写潭州的名句“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就出自他《呈苏涣待御》的诗。另一位是大音乐家李龟年。杜甫少年时在洛阳多次听过李龟年的歌唱,没想到在长沙江阁又能相遇。杜甫写下他后一首七绝:“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光,落花时节又逢君。”
770年冬,杜甫在从长沙前往岳阳的船上逝世,时年59岁。
《湖南长沙杜甫江阁》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