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出殡
出殡又称发引。发引一般定在辰时,即上午七至九时,富户大贾也有在上午十时左右发引。亲朋故友都要参加,无需再送份金。丧家一般也不再准备饭食,但习惯上民间有“空腹不送殡”之说,只能备些烧饼、油条,每人一份,也有备四冷晕下酒,喝些切面舖做的“柳叶汤”,算是一餐早点了。大富人家照例预备整桌酒席,招待送殡友人。
发引之俗来源已久。《后汉书·范氏传》:“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三》中也记载:“挽柩车之索谓之引,亦谓之绋,今以整匹白布为之,系于杠之两端,前属于棺饰,柩行,引布前导。”《礼·檀弓》所谓“吊于葬者必执引”,《曲礼》所谓“助丧必执绋,皆是物也。凡有服亲属皆在引布之内,孝子最后。”更早的还有《礼记》中“肋葬必执绋”之语。此俗可追溯到周代。
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有形式。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古时,执绋根数和执绋人数视死者的身份而定。天子六绋,执绋者千人;诸侯四绋,执绋者五百人;大夫二绋,执绋者三百人。执绋者还要口唱哀悼。近代礼俗演变,执绋是两根白布,一侧一根。“出堂”是将灵柩从灵堂里抬到大门外准备上杠。这之前,杠头打响尺向丧家提示:“什么时刻引发?”丧主依所定的时间对以“辰刻发引”或“巳时发引”对答。杠头再问:哪些花圈要挂在官罩上,有什么要求,并向本家要“出殡执照”。这时本家要主动给杠夫们一些赏钱,谓之“加钱儿”。如本家不再等送殡的亲友,杠夫则马上到门外敲起响尺“叫齐儿”,招呼杠夫到灵堂去“圈活绳”,准备起灵。也有叫“拴活绳”的,所拴绝扣均是活扣,一扯便开,但绝不能半路开扣。
起灵前,丧属们依次跪在灵前的月台上,举行参灵仪式。长子打幡,次子抱灵牌,再以下者都手持白纸剪穗糊成的“哭丧棒”,大儿媳妇抱食罐。待全数跪好后,请鼓乐参灵。顺序是:官乐大鼓,清音锣鼓,丧鼓锣鼓,文场等。
响器参灵后,杠头即向本家发出“请起”的信号,随之打一声响尺,全体孝属和亲友高声举哀,灵棺即被杠夫们抬出灵堂,谓之“出堂”。
出堂时,是对杠夫们技术的一次考验。因不管门口尺寸宽窄,台阶高低或其它障碍,必须保持灵棺四平八稳,不能倾斜。如二道门窄小,就只能“跟趟”了。“跟趟”是两边在中间位置的杠夫摘肩,到棺柩底下用背驮着。两头的杠夫用力将抬杆挑着,过门后,杠夫爬出再上肩。遇有高台阶时,为保持灵棺的平衡,上台阶时,前边的杠夫必须下肩,用手捧着,下台阶时,则须后边杠夫下肩用手托着,不能大意。讲究的人家在出殡时,用棺罩先将门堵上,使棺柩不见阳光。
在窄小的街巷、胡同里,要先用小杠抬到大街上,再换大杠和大罩。用大杠小杠要看丧家的经济能力。在北京地区讲究换杠不露棺木,只用棺罩衔接,杠夫们动作利落,井井有条,在丧家亲友的注视下,丝毫不差,堪称北京一绝。
抬杠人数多少,各有名称,八个人的叫“一提搂”,十六人的叫“小抬着”,二十四人有棺罩的叫“扣吉了”,没棺罩的叫“大亮盘”。三十二人的大杠都有棺罩。三十二人杠,又名“太平杠”。棺罩是用长竹板扎成的棺材照盖,呈长方伞形,上铺彩绣缎面,光彩夺目。也有用木制棺罩,形如小屋,华丽异常,但一般人家是用不起的。
大杠杠夫有“大换拨”,即四十八人杠另有四十八人跟随,轮流接替担抬。还有“小换拨”,即由“四角跟夫”换一角,如四十八人杠小换拨有十二个人跟随,换一角轮抬。换下的杠夫,分在杠的四角,有肩“拨子”的,有拉“幌旗绳”的,余下跟随。
大杠都有双响尺。打响尺的人是抬杠的总指挥,他用响尺调整抬杠人的步伐,使人步伐一致,围在棺柩的人虽多,行进中仍还是平稳如常。响尺的另一个作用是测量棺木入穴位置是否周正。在大杠的四角要有专人打“拨旗”。拨旗用长竹杆制成,上端有铁钩,随时排除沿路的空中障碍,如树皮、电线等。如拨旗换杠,其他人也同样负责,不可使棺罩刮坏或队伍停下来。
文章来自星②座网,转载请联系本站网管!
《民俗出殡》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