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拉祜族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有着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漫长是时间长河里,渐渐形成了专属于自己民族文化,这种文化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每一个人。拉祜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你了解过拉祜族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民族简介:
拉祜族与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属于同一族源。
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其服饰也反映了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既具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也体现了近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普洱、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其中,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自治县是最主要的聚居区。另外,作为跨界民族,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也有16万多拉祜人居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过去无文字,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曾创制过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因欠科学,未能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创制了新的拼音文字。
拉祜族经济以锄耕农业为主,旱谷、水稻、玉米是主要作物。还建起了农机、制糖、制茶、采矿等地方工业。
拉祜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属古代羌人族系”,是从青海、甘肃一带逐渐辗转南下,进入云南和中南半岛的。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史称、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察”、“木察”、“目舍”等。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时,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统一定族名为“拉祜族”。
宗教信仰:
拉祜族认为自然界有一种可敬可畏的神秘力量——精灵主宰者,他们把这种精灵称为“内”,存在于天地、日月、星辰、山水和人体之内,天气好坏、谷物收成高低、人畜康宁与否都与“内”有关。随着“内”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一种所谓懂得“内”、能与“内”往来的“毕莫”,为人占卜和举行祭祀仪式。
服饰特点:
古代,拉祜族男女皆着袍服。近现代,男子普遍上穿黑色无领短衣,内套浅色或白色衬衣,下穿肥大的长裤,头缠长巾或戴瓜皮式小帽。妇女服饰各地不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头缠长巾,身着大襟袍式长衫,长衫两侧开衩很高。衣襟上嵌有银泡或银牌,襟边、袖口及衩口处镶饰彩色几何纹布条或各色布块,下穿长裤。有些地区的妇女还喜欢腰扎彩带。这一类型较多地保留了北方民族袍服的特点。另一种是典型的南方民族的装束,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筒裙,用黑布裹腿,头缠各色长巾。
拉祜族崇尚黑色,以黑色为美。所以服装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拉祜族会纺织的人很少,在老林生活时,常用猎物向哈尼族换破旧衣服穿。出林定居后,向哈尼族、傣族学习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现时,男子穿哈尼族武蓝色或青色对襟短衫,下穿宽筒长裤。妇女衣饰有别,拉祜西是黑色右襟长袍,袖口、衣边均镶有各色布条花边,有的在衣襟上再镶饰贝壳;拉祜纳穿黑蓝色右襟短衫,裤脚镶二、三条色布花边。无论何支,均普遍将长发编成辫子后盘束于顶。已婚妇女用色布或染色编藤作发箍,箍上钉有银泡。未婚姑娘用各色毛线编成发箍勒在头上。比较富裕者也有戴耳环、项因、戒指、手镯等银器和彩色料珠的。男子留短发,中老年包黑布包头,年轻的普遍戴有沿的圆形帽。进人80年代以后,青壮年的穿着大多向市场购买成衣,因此逐渐趋向现代潮流。
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袍,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什么是拉祜族》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