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主干,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易安殿 阅读:7 2023-07-15 11:42:48 评论:0

 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易经》用源头的那一泓清泉,聚成奔涌不息的生命之水,汇成了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易经》不仅仅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典籍,而且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主旋律和中华文化的聚焦点 !

在人类轴心期时代,只有一本书是由符号系统与文字系统共同构成的,那就是《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只有一本书是为儒家和道家共同尊奉的,那就是《周易》。

《易经》、《易传》、易学不仅是易文化形成的三阶段,也是中华文化进程的三部曲,是中华文明进行曲中的三个乐章。它标志着中华文化从巫术文化到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易学史就是一部中华精神文化发生、发展史。

我认为《易经》、《易传》、易学构成博大精深的易学文化,而易学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易道。

 易道是宇宙生命的本体理念与生成结构,是开物成务、彰往察来、弥纶三才的大规律、大法则,是天人同构、时空合一、中正和合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易道构成了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决定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征和总体走向,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促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风俗习惯。

因此,我们有理由说,易道正是通贯儒家、道家的中华大道,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围绕什么是中华文化的主干问题,目前有三派观点,一是儒家主干说,二是道家主干说,三是儒道互补说,我是赞成儒道互补说的,但要进一步找出互补的交点,我认为儒道互补的交点就是易学,就是易之道,因此我提出易道主干说。

我认为,易道对中华文化各形态、各学科的影响是深层次的。无论是以易理为指导思想规范各学科的学术走向,还是以易图为框架建构各学科的理论体系,都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往往或援易为说,或援以入易,从而都或多或少地与易建立了一种亲缘的关系。因而从易学入手,从易道入手,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探讨中国文化各形态、各学科的思想来源、理论特征,就成为必要而且可能。

当前,中国大地正在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运动,所谓现代化,说到底就是人的现代化,是文化观念的现代化。在这个时代关注作为中华文化观念主干的易道的转型与提升问题,关注易道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正负面效应的评价与整饬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的乐趣在于从博大精深的易学文化中寻找《周易》的基本原理、易学的哲学智慧,发掘易学与中华文化各形态、各学科的内在关系,企图重新确认以易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易道层面揭示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人文价值和发展规律,承续以易道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精神,发挥易文化弥纶天人、贯通时空的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互通、中西文化的融合……这将是我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以上是易安殿网整理的解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主干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测算,请多多关注易安殿。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来阅读。

网址:https://www.yadoura.com/post/116860.html

声明

解析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精神主干,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