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

易安殿 阅读:8 2023-07-13 17:24:05 评论:0


扫墓祭祖
在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祖早已成为一种习俗。唐朝以后,寒食节逐渐衰落,因此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为一种不断的节日习俗传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中写道:乌鸦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唐梨花映白杨树,生死离别。沙漠重泉哭不出来,萧萧暮雨人回来了。宋代诗人高菊卿曾在《清明》一诗中描述:南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节各不相同。纸灰飞成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睡在坟墓上,晚上回到孩子们的笑灯前。生活中有酒必喝醉。为什么一滴到九泉?在当今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然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根除杂草,放上供品,在坟前祈祷,燃烧纸币和金锭,或者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踏青
清明节那天,春天回到了大地。人们因利益而乘便。扫墓后,一家人和年轻人在山乡玩耍。当他们回家时,他们折断了几根叶芽盛开的柳枝,戴在头上。有些人在清明节期间去大自然欣赏和欣赏充满活力的春天景象。他们在郊区徒步旅行,表达了严冬以来的沮丧。这种郊游也被称为春游。在古代,它被称为探索和寻找春天。它的意思是踏上绿草,在乡下玩耍,欣赏春天。
清明节前后是郊游的好时机,因此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妇女不能在工作日随意旅行。清明节扫墓是一个难得的郊游机会。因此,妇女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人们说女人的清明节男人的一年。
插柳
清明节是柳树发芽和抽绿的时候。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当人们郊游时,他们可以把几根柳条折下来玩,或者把它们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者把它们带回家插在门楣和屋檐上。俗话说清明节不戴柳,红颜成豪首清明节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说明清明节折柳在过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插柳不仅是一种时尚的装饰,更是一种祈福辟邪的效果。清明节插柳也可能与过去寒食节用柳枝乞讨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随意折柳枝似乎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不应提倡。
据说,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习俗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品尝百草的神农;另一种是介子推死时抱着的柳树后来复活了。晋文公赐清明柳,折柳成圈戴在头上。这个习俗后来传入民间。虽然典故的来源不同,但这些习俗仍然离不开人们春天回到大地的喜悦。
游乐
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外,清明节还有大量的娱乐习俗。几千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如牵钩、放风筝、荡秋千等。,而且还有射柳和蹴鞠(音:cù jū)。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生病了,他可以自己的病情写在风筝上或画在扎好的风筝上,用线把风筝系在空中,让它飞到高空,拉线剪断,疾病和灾难就会随风筝飞走。后来,风筝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的《帝京时代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纷出郊,喝着勾盒,轮毂相望。每个人都携带着风筝线轴,扫墓,也就是说,墓前的风更好。古人也认为清明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说:春风自下而上,风筝因此而起,所以有‘清明放断鹞’谚语。在古人身上,放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他们的脏气体。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他们知道所有的灾难都写在风筝上,当风筝高,切断风筝线,让风筝随风飘走,象征着自己的疾病,脏气体让风筝带走。
荡秋千
秋千最早被称为千秋。据说秋千是齐桓公在春秋时期从北方民族山军传入的民间游戏。汉朝以后,它成为清明节和端午节、寒食节等其他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绳子用手抓绳子摆动的。后来,它发展成两根绳子挂在木架上,然后绑在横板上。
秋千的戏剧在南北朝时期很流行。《荆楚岁记》记载:春天,长绳悬在高木上,士女们的衣服坐在上面,这就是所谓的秋千。唐代秋千已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游戏,已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清明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皇宫还设置秋千供皇后、妃子、宫女玩耍。
今天的公园和游乐场还有秋千供孩子们玩耍。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记载,鸽子被放在葫芦里,然后挂在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来,以飞鸽的高度来判断结果。
蹴鞠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有各种户外活动,如郊游、郊游、秋千等。除了纪念和追忆的悲伤之外,它还融合了欢乐和春天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蹴鞠是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制成的,球内用毛塞紧。据说蹴鞠早于商代,战国时期流入民间。到了汉代,它已经成为军队练习武术的一员,并列在军事书籍中。
蹴鞠是用脚踢足球。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繁荣。经常出现球永远不会掉下来、球永远不会掉下来,球永远不会离开球,华庭观赏,万人敬仰的场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道,十年蹴鞠将雏远,千里秋千习俗相同,这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强调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从对抗性竞争演变为表演性竞争。到了清朝,蹴鞠活动的记录很少。
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了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2000多年的民俗。
斗鸡
斗鸡游戏在古代清明节很流行。斗鸡从清明节开始,直到夏至。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出现在《左传》中。在唐代,斗鸡变得流行起来,不仅是民间斗鸡,还有皇帝。例如,唐玄宗最喜欢斗鸡。
蚕花会
蚕花俱乐部 蚕花俱乐部是蚕乡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过去,在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周泉等地都有这项民间活动。其中,周泉的马明寺和青石的双庙的蚕花俱乐部特别精彩和宏伟。马明寺位于周泉镇西部,被称为寺庙之王。每年,蚕花俱乐部都挤满了人,活动频繁,包括迎蚕神、摇快船、亭、拜香凳、拳击、龙灯、翘杆、唱歌剧等十多项活动。其中一些活动在岸上进行,其中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具有水乡特色。近年来,在乌镇香市的蚕花俱乐部活动中,只有迎蚕神、踏白船、翘杆等项目,潜力巨大。


欣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盛开的时期。因此,牡丹也被称为谷雨花和富贵花。谷雨三朝看牡丹。在雨季欣赏牡丹的习俗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在古代,有花的地方,有士女游览,有夜间悬挂灯笼,宴会赏花,这就是所谓的花会。清顾禄的《清嘉录》说:神庙不建商人,谷雨看花局是新的。我不相信会议没有国家色彩,天花板只保护玉楼的春天。到目前为止,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比谷雨季节举办牡丹派对,供人们参加娱乐派对。
吃香椿:谷雨前后是香椿树发芽的季节。此时,香椿醇厚清爽,营养价值高。据说雨前香椿嫩如丝。香椿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健胃、理气、止泻、润肤、抗菌、抗炎、杀虫的功效。因此,在北方,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甚至简单地用沸水焯一下,加盐调味,味道醇厚可口。
谷雨祭海:谷雨季节是春海温暖的时候。百鱼去浅海,是下海钓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谷雨上网。为了出海安全满载而归,谷雨渔民应该举行海祭,祈求海神的祝福。所以谷雨节也叫渔民出海钓鱼的壮游节。这种习俗在胶东荣成地区今天仍然很流行。
禁杀五毒:谷雨过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殖期。为了减少病虫害对作物和人的伤害,农民一边进田杀虫,一边张贴禁蝎咒,祈祷驱凶纳吉。这种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都很流行。
禁蝎咒又称谷雨贴,属于一种民间绘画。它描绘了神鸡捉蝎、天师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还附有太上老君如律令,三月中旬蛇蝎永不生、三月中旬谷雨,老君下天,手迟七星剑,单斩蝎子精等文字。

你也可能喜欢:
节气地理:夏至日出日落时间是什么?
反映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民间民俗解说:寡妇年立春吗?
惊蛰是第几个节气,排第几

网址:https://www.yadoura.com/post/115795.html

声明

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发表评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