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11年-1799年),清代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他开博学宏词科,招纳天下人才,下令征求书籍,弘历汉文水平很高,能诗善画,精于骑射,巩固了多民族的清帝国。但乾隆浪费奢侈,在乾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埋下了让清朝从“康干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乾隆皇帝吗?
乾隆皇帝——把清朝的康干盛世推向顶峰
乾隆皇帝人物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康熙五十年(1711年),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康熙六十年(1721年),据说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干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改明年为乾隆元年。
即位前期
乾隆帝[1]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在乾隆末年时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统治期间与康熙、雍正三朝合称“康雍干盛世”(或称康干盛世)。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
同时,乾隆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人民主要是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 。
统治后期
中年以后,乾隆帝逐渐好大喜功,不但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国家人力物力,贪污腐化又再开始盛行,整个清王朝亦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爆发甘肃冒赈案可视为清朝盛世的分水岭,此案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已经发生,牵连布政使及以下各道、州、府、县官员113人,震动全国。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又有甘肃人苏四十三率回民起义。而乾隆的宠臣,即为后人所熟知的贪官和珅,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八,嘉庆帝下谕宣布将其革职,下狱问罪之后,抄没的家产相当于当时清王朝国库十五年收入,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巨贪。乾隆晚年精力不济、“多从宽厚”,纵容腐化,大家对腐败习以为常。乾隆帝也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国家封闭而排斥外来文化,并持续对天主教实行禁教政策。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时到中国寻求驻节,但双方出现与乾隆皇帝会面采“单膝下跪”(英方主张)或“三跪九叩”(中方主张)的礼仪之争,最后以“单膝下跪”而为礼。乔治·马戛尔尼在中国停留的5个月内,对中国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回国后,马戛尔尼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说:“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
传让皇位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圆明园勤政殿,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帝的在位时间(61年),已御极天下60年的乾隆决定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jué)匣,宣布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以第二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每天还要对皇帝“训谕”。
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不靠搀扶,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宝座的台阶,就皇帝宝座。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朝鲜、安南、暹罗、缅甸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庄严、壮观。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退位为政
弘历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嘉庆帝对乾隆十分顺从,当时朝鲜使臣向国内报告清朝情况,说嘉庆帝“侍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则亦喜,太上皇笑则亦笑。” 随着乾隆太上皇的身体逐渐衰迈,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乾隆刚一退位,湖北、四川多处爆发叛乱,后有数十万人参加,波及川、陕、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镇压各路叛军,战局进展很不顺利,白莲教叛军虽遭到一些打击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响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对他往往报喜不报忧。
与世长辞
嘉庆三年(1798年)十二月,乾隆病重。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时(1799年2月7日晨7—8点),乾隆太上皇在养心殿病逝,终年八十九岁。谥“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马兰峪之裕陵。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创下三项之最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有玩味价值的就是清高宗乾隆了。康熙和雍正爷俩辛辛苦苦治理天下,所以等到乾隆继位的时候,正赶上了大清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时候。
乾隆帝手上,开疆扩土,壮大版图,修《四库全书》,建三山五园,把康干盛世推向了顶峰。所以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十全老人”。这当然是大话,自古及今,哪有十全?不过如果历史没有错误的话,乾隆是有资格骄傲的,因为他创下三项纪录。
先说第一项纪录。乾隆属兔,25岁接班登基,在位60年,后又作太上皇4年,实际执政63年。他是中国所有皇帝中掌权时间最长的人。
康熙在位61年,但幼年由索尼、鳌拜等四个辅政大臣主政,直至16岁用计扳倒鳌拜才最终掌权,所以实际时间是53年。女皇武则天,她32岁做皇后,开始实际干预朝政,直至82岁病逝,掌权时间达50年之久。
乾隆活了89岁为历代皇帝长寿之首。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1911年,从夏禹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为止,我国共有君主近500个,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仅有9人,分别是汉武帝、梁武帝、武则天、唐明皇、李渊、宋高宗、元世祖忽必烈、朱元璋、乾隆。
这其中,又只有梁武帝、武则天、宋高宗、乾隆活到了80岁,梁武帝被饿死,武则天被逼退位,宋高宗也被迫提早20多年禅位给宋孝宗,唯有乾隆快快乐乐地见了列祖列宗。不过,要是放到全世界来说的话,他就要排第二了。因为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活了整整90岁!
第三项他爱好诗歌,御制诗集在登基前就有《乐山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凡750首。在位期间《御制诗集》共5集,434卷,有人统计,起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
他一人写41863首,而《全唐诗》收录2200多位唐朝诗人的唐诗才48000余首。所以,就数量来说,乾隆这位业余诗人,能以一人之力创造如此多的诗篇,又创造了一项纪录。他曾说:“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做诗。”又说:“每天余时,或作书,或作画,而做诗最为常事,每天必作数首。”
当然,他的诗多是多,就是没一首出名的。这并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要知道南唐后主李煜和魏武帝曹操的诗都名满古今呀。问题就出在他的诗的质量真的不好夸。他写这么多烂诗,无非是追求文名,让天下人知道他是当之无愧的“十全老人”。可作一笑。(风水www.azg168.cn)
乾隆皇帝最爱的女人是谁
乾隆最爱的女人:乾隆,清代入关的第四位皇帝,乾隆皇帝的传奇一生都充满着谜团,乾隆时代是清朝国力最强大的时期,同时也是满清走向衰败的时代。乾隆承上启下,开清代盛世,文韬武略,风华绝代。他25岁即皇帝位,60年后禅位于儿子嘉庆,又做了三年太上皇,89岁去世,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实际执政最久,享寿最长者。在长达63年的宫廷生活中,乾隆帝后宫佳丽如云,随葬在清东陵有墓冢和名号的后妃就有41位。
每一个男人心底都有一位铭记不忘的女人,乾隆一世风流,他也有一生钟爱的女人,而且从两小无猜直到耄耋晚景,爱得念念不忘铭心刻骨。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结发之妻,史称孝贤纯皇后的富察氏。
“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乾隆的这首诗作于80岁谒陵时,每次拜谒东陵,他必到自己的裕陵,也是孝贤皇后的长眠之地酹酒祭奠并赋诗述怀。他对地下的亡妻絮絮的说:虽然你离去多年,祭奠你时还是满腹心酸。一直记着你正位中宫,孝顺贤德的嘉言懿行。现在我年纪老迈,并不想活到百年,最大的盼望就是与你相聚的日子不远,最多不过20年而已!此时离孝贤皇后去世已经是42年了。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身满洲贵族官僚,祖父米思翰是康熙朝大学士,两位伯父马奇和马武都是朝廷重臣,倍极荣宠。孝贤后在15岁时被雍正帝一眼看中,亲自指婚给已秘立为储君的宝亲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作嫡福晋,被乾隆称赞为“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
孝贤后之所以谥号为“孝贤”,是她一生的写照。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百善孝为先”,孝贤后初婚时还是亲王福晋,对仍在位的雍正皇帝和后妃,问安侍膳,恪尽儿媳本分,特别是对乾隆生母,尽极孝顺。乾隆是个大孝子,但日理万机,难免疏忽,皇后在皇太后面前日夕承欢,嘘寒问暖,情同母女,自然令乾隆心感。更可贵的是,皇太后出身寒微,终雍正朝不过是个妃子,而孝贤自己却是名门闺秀,又贵为皇后,她对婆母尊崇备至,毫无骄矜之色,深得皇太后的欢心。
身为紫禁城的女主人,后宫庞杂的一应琐事都由皇后主政。孝贤后颇有管理天分,以德服人,对嫔妃们平和有礼,对属下宽仁慈爱,宫中诸事井井有条,乾隆帝因此得免后顾之忧,他认为,自己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赖孝贤后的功劳,再忙再累,皇后永远是他温柔的港湾。
孝贤后生性简朴,不尚奢华,平日头饰都是通草所制的绒花,不御珠翠。正史记载,她曾效法祖先用鹿羔绒毛绣成满洲人随身的荷包赠给乾隆,既喻义夫妻恩爱,又象征不忘祖宗。马上征战创立江山的艰难,劝诫喜爱奢靡的乾隆不要忘本,深受乾隆嘉许。
乾隆帝与孝贤后一起生活了22年。因接连失去亲生的爱子,孝贤后悲忧成疾,乾隆为让她散散心,特意带她东巡,她病体支离,车马劳顿中还要天天事奉皇太后,终于在德州一病不起,长逝于御舟中,就此成为乾隆帝一生的痛:他保存了皇后临终所乘的青雀舫并排除一切困难运回京城;他保留了孝贤后所住的长春宫及生前所用器物长达40年,而且每年都亲临凭吊;孝贤后安葬裕陵地宫后,他先后前去奠酒17次,最后一次已经86岁位居太上皇;他纪念孝贤皇后的诗文有100多篇,是他所有诗作中最情深意切的部分。一代帝王,
钟情若此,千古难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为女人,为人妻者,莫不期盼能成为丈夫心中的一生的挚爱。愿孝贤后所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妇德”不因岁月的尘封而泯灭,愿千千万万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们永葆芬芳。
《乾隆皇帝》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请来信告知,我们第一时间删除!